钦宗靖康二年(1127)北宋灭亡和宋室的南迁,是宋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亦成为两宋多景楼登临诗词的显著转折。“靖康之难”的惨痛巨变彻底打破了北宋承平时期诗人词客流连光景的迷梦,也刺激着此后南宋一代又一代士人。自宋室南渡至南宋中后期,宋金之间的拉锯式战争和宋廷内部的和战之争,给文人士子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同时,南宋划淮而治的半壁江山使多景楼所处镇江一带的地缘属性亦发生转变。早在北宋时期,镇江虽然是政治及军事的边缘地带,但处于国家的南部内地,物阜民安,所以文化比较发达。宋室南渡之后,宋金划淮而治,江淮一带成为军事前线。由于有长江天险,曾是孙刘联合抗曹故地的镇江一带遂作为第二道防线成为临安的北部屏障,两淮则是其外屏。这样,镇江便既是军事的敏感地带,又相对仍处于国家的腹地,文化气息较沿边地区浓厚,仍是孕育文人学士的主要地区。文人士子登临多景楼,往往便会因这一特殊双重因子的催生而触动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感怀。交织着收复国土的希望与失望,这一时期多景楼登临诗词创作主体的身份角色发生了鲜明的转换,即由文人雅士过渡到矢志恢复的忧国志士。
此期作者如毛开、陆游、陈亮、刘过、杨炎正、程秘、岳柯、吴潜、李曾伯等等,均为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陈亮在去世的前一年,曾说“复仇自是平生志”,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志士的心声。美国汉学家田浩即指出,陈亮与辛弃疾等人的交往唱和,“表达了他们对外族占领中原的共同焦虑,以及他们永不消歇的复仇之情”。此期作者登临多景楼之际,或孑然北望,或相互期许,砥砺个人的壮志,谋求国土的复归。因此,其登临活动的性质,可以说是一种志士的“壮游”。刘过虽终生未仕,但他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方略,未被采纳,于是漂泊江淮之间,与力主抗战的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其《题润州多景楼》即是一篇壮游多景楼的述志之作: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一楼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尽脱人间秋。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汝奈何。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由于屡次应举不第,刘过试图走一条李白式的壮游干谒的道路。虽然不遇,但他并不是戚戚于一己的得失,而是怀着更为雄阔的胸襟,怅望烟霭茫茫中失陷的神京而潸然泪下,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壮怀与豪情。
下一篇:浅议朱敦儒词中酒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