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小豆棚》对《聊斋》用传奇法以志怪的笔法模仿得犹如邯郸学步,虽较之于魏晋志怪,叙事较为委婉曲微,但绝大多数篇章远远未习得《聊斋》神韵,尤其在情节设置方面,更无法与《聊斋》相提并论。但也有例外,“物类”中的一些动物故事特别值得关注。如《义鸟亭》、《鹦鹉辞》、《猴诉》、《鹰》和《鱼跃》……其艺术价值非常高。
民间文学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使《聊斋》获益匪浅,也滋润了《小豆棚》的创作。中国古典小说最初的源头来自民间,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始终同民间文学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不少文人作家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或直接加工民间故事、传说而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蒲松龄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11]。《小豆棚》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从民间文学中获得了题材和灵感,创作出了全书中成就最高的作品,即“物类”中的一些动物故事,虽数量不多,却很有价值,这些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引人入胜,情节曲折动人,这些动物形象有一定的人格化倾向,但又不同于民间文学范畴内的动物故事,因为它们并不完全人格化,它们褪去了鬼怪狐魅的神异色彩,带上了浓浓的人情味,具有人类的一些品质,如忠心耿耿、知恩图报等等,当然它们还保留着作为动物的本性特征,曾衍东笔下的动物有更多的平常性和真实性。《鹦鹉辞》说一个太学生李某,性好音,养了一只鹦鹉,日夜调教,逾年而能歌。不料乡里的邑令看中了鹦鹉,强令以百金卖之。李某虽然万分不愿,却无法抗命,只好忍痛割爱,“歌哭尽日乃去”。邑令得到鹦鹉心中欢喜,大会宾客,命令鹦鹉当场唱歌,鹦鹉却不出一声,“不食数日死”。鹦鹉与主人李某感情深厚,一旦被迫易主,宁愿饿死。此情此义,很是难得。
而《猴诉》是这些动物故事中情节最为曲折,篇幅最长,也最吸引人的。故事讲某乞丐以半乞讨半耍猴为生,他与猴子相依为命,食同器,寝同被。行乞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个无赖乞丐,猴子看到他“即变面作吼,怒形声色”,主人却怜悯他,分给他食物。无赖乞丐巧妙的伪装很快就赢得了猴子主人的信任和友谊,他们很快就成了心腹之交,从此便结伴行乞。由于猴子的主人除了乞讨还耍猴挣钱,收获较丰,所以他常常把钱分给无赖乞丐。不料无赖乞丐见财忘义,日久竟生贪念,设计谋杀了猴子的主人并想夺走猴子。猴子机灵,看机咬断绳子,逃走了。
猴子并没走远,它来到了衙门,在门前哀号数日不停,路人见了都心生怜悯。衙役给了猴子食物后就赶它走,但猴子怎么也不肯走。猴子的异常引起了太守的注意。当猴子拉着衙役的衣服似欲走之时,太守便叫衙役依着猴子,猴子把太守等人带到主人被杀的地方。太守发现了乞丐的尸首,知道猴子有冤情。太守深感其诚,决心帮助猴子抓住凶手。于是太守派人跟着猴子在集市上到处转,以期找出凶手。历经数十日,猴子终于发现了那个无赖乞丐,猴子直扑上去,衙役紧跟着上前,不一会儿就抓住了凶手。乞丐在公堂上供认了罪行并得到了惩罚。猴子了了心愿之后,穿上卖艺时穿的衣服,戴上帽子,像人类一样向太守鞠躬行礼,然后跑到顶楼,长号几声,坠地而亡。这个故事感人至深,无赖乞丐与猴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行文时饱含深情,爱憎分明,叙事一气呵成,简洁利落,情节起伏,错落有致,松弛有度,读后让人唏嘘感叹,难以忘怀。
从书中看来,这些故事并非作者独立创作,而是整理记录和修改润色当时流传颇广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而成的。这样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在笔者看来,其艺术成就在书中却是最高的。曾衍东为清代民间文学的保存作出了贡献,这些优秀的作品在我国的民间文学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陈汝蘅.说苑珍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清)曾七如.传[A].小豆棚[M].南山点校.湖北:荆楚书社,1989.
[3](清)曾衍东.自序[A].小豆棚[M].盛伟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4.
[4]徐文君.仿《聊斋》之作:《小豆棚》初探[J].蒲松龄研究,2003,(3).
[5]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6]周先慎.明清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8]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古典小说十讲[Z].北京:中华书局,1972.
[9]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傅继馥.明清小说的思想与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
[11]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中国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