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作聲旁,《說文》中有例。《說文·火部》:“ ,交灼木也。從火、教省聲。讀若狡。”依篆形, 實從教的古文 得聲。嚴可均曰:“當作 聲, 者教之古文。”[5]段玉裁注:“按《玉篇》《廣韻》皆曰: 同烄。”朱駿聲云:“ 當為烄之古文。”
“教”“交”音同,故從 之字與從交之字可通(如 同烄),而從交之字又與從爻之字相通(如駮同駁,較同 )。因此,從“ ”得聲的“ ”字與從爻得聲的“駁”字相類,其諧聲偏旁同屬宵藥對轉。“ ”字的語音,可能體現的是楚地方言中宵藥二部分合上的某些特點。
注釋:
[1]陳劍:《上博竹書〈昭王與龔之脽〉和〈柬大王泊旱〉讀後記》.簡帛研究網,2005-02-15.
[2]秦樺林:《楚簡佚詩〈交交鳴 〉》. 簡帛研究網,2005-02-20.
[3]林祥祺:《上博三〈周易〉“乂”字與〈楚帛書〉韻讀》. 簡帛研究網,2004-04-13.
[4]秦樺林:《釋“ ”、“ ”》. 簡帛研究網,2004-08-14.
[5]王筠:《說文句讀》,卷十九,頁三十四.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