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内容提要: 一个好的歌唱家,必须正确、能动地调动和支配自身与歌唱有关的各个器官,构成一个健全而良好的歌唱“乐器”,以完成全身心的完整的艺术歌唱。在此过程中,既要进行艺术嗓音发声的机能训练,又要进行用嗓音来表达音乐风格能力的训练。在这一系列训练以及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并且心理活动对歌唱者的歌唱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入手,从心理感觉、联想与想象、意志等几方面分析了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归纳了歌唱发声中的几种心理障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 键 词:心理活动 歌唱艺术 联想与想象 意志
心理障碍
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德国著名歌唱家汉姆波尔说:“用你的心儿去歌唱。”韩愈在这里所说的“思”和汉姆波尔所说的“用心”,都指的是人的思想、思维,即今天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联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正确的或是错误的)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①
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当我们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也是学唱入门的钥匙。那么怎样使用这把“钥匙”去打开声乐宝库的大门,登上音乐的圣殿呢?现在,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歌唱发声中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和影响,因为它对于声乐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歌唱发声的心理感觉
心理学指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人借助于感觉,感知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如颜色、气味、声音等。感觉也使人知道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通过感觉而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②
歌唱的过程由发声系统来完成。歌唱过程中进行的生理、心理调控则应针对歌唱各器官并在符合其各自活动规律的前提下,采取正确的心理感觉与状态去训练、学习和演唱。因此,在我们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般都把歌唱发声的方法以“感觉”的方式来学习。例如,我们在歌唱发声时要保持“深呼吸、高位置”。为正确的体会和做到 “深”和“高”,老师便用一些通俗易懂、实实在在的感觉来启发我们:如用“打哈欠”的感觉来体会“深呼吸”状态;用“哼鸣”的感觉来体会“高位置”所在。老师用许多不同的感觉方式去解决我们在歌唱发声中存在的毛病,使我们逐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因此说,方法是抽象的,而感觉是具体的,学唱,光知道方法,自己做不到,那么方法还是老师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找到了具体、正确的感觉,才算是把老师的方法学到了手,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歌唱发声的感觉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静觉等等。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听觉。声乐艺术是听觉艺术,歌唱者能准确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运用最美好的声音,离不开听觉的鉴别与监督。对于学声乐的人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对声音的感觉和听辨能力。听觉主要是对声音的四种属性加以区分,即音色、音值、音量、音高。歌唱者的感觉应该走在声音的前面,即在未唱出这个音之前,感觉中好象已经听到了要唱的音的音准、音色、音量等。这种心理的超前意识,对于发声的音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联想与想象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及意志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是一种客观反映过程,而且还是一种主观积极的心理活动。
老师常对我们说:“唱歌不是力气活,不能用蛮劲,也不是单纯的发声匠。要有音乐,要动脑子,将技巧与音乐有机的结合起来去唱,否则是唱不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时,要打开思维,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出一种意境,将自己融入进去,作到情中有声,声中有情。
如当我们在演唱内蒙民歌《牧歌》时,可以根据歌词所描绘的情景,展开我们的想象:在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大草原上,天上是低低漂浮的白云,地上是白皑皑的游动着的羊群,一片宁静、祥和、色彩鲜明的大自然美丽的画卷,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进而触景生情,在歌声中尽情地抒发牧民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于是“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歌唱艺术效果便自然地产生了。 三 意志对掌握歌唱技能的影响
歌唱方法的学习过程,就是掌握声乐艺术表演技能的过程。技能掌握的是否熟练,和人的意志作用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能够学习和掌握高超的演唱和表演技能,必须加强和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明确学习的目标,在学习与实际中有目的支配,去调节自我的行为动作和心理状态。
意志的特征有三: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为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③
当我们作为一个业余唱歌爱好者的时候,只是出于歌唱的兴趣而学唱,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并不高。当我们立志考学的时候,学习便非常认真,能细心揣摩老师讲授的方法,课后用心练习,于是学唱的进步便在意志的行动支配下加速了。当我们考上大学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的更高,倍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刻苦钻研业务,立志使自己在声乐学习方面有所成就。由于学习目标明确,便有了学习热情,在困难面前知难而上,遇到挫折不气馁,从而使自己的声乐学习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种情况则是,入学以后便安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更高的追求目标,不认真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便心灰意冷,结果使自己在声乐学习上困步不前、一事无成,这正是意志消沉的结果。
意志行动不仅作用于学习的外部动作,更重要的是,在学习和掌握各种发声技巧时,很大程度靠的是我们内在的心理意志的力量。例如,当我们唱高音时,一般都存在唱高音难的问题。实际上,在高音区里演唱,用的不是嗓子的力量,更多的是“精、气、神”的作用。老师常对我们说:“唱高音不要惧怕它,不要觉得高不可攀,要感觉高音不高,只是离你远了一些,到了高音区不要使蛮劲,要更加兴奋的打开腔体,就在唱中声区音的基础上,用积极的气息,向着远方,如同在喊一个人一样,把声音抛出去,高音便好唱了。”在我的声乐学习过程中,也反复证明了老师所说的这些观点的可行性。而这些都是意志行动的作用。 四 克服歌唱发声中的几种心理障碍
掌握人声“乐器”的技巧有其特殊性,它既摸不到,也看不着,非常抽象。技术训练要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即心情平静,精神集中、愉快。在这种状态下,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都处在平衡协调的积极状态,练习者才能进行自我调节,有效的控制发声器官的运动。一旦这种平衡失调,便会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歌唱发声的效果,这种心理紊乱就是歌唱发生的心理障碍。
下一篇:浅谈学校运动队员的心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