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心理学理论视角的网络去个性化分析

2013-01-10

其次,非个性的原始生命力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在网络世界中,不管做什么说什么都不会有环境的压力,不会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一些在现实中交往困难的人,在网络上却能很轻松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其实也是符合心理治疗中自我暴露的原则,在一个可信任的环境下,如果暴露越多,则对心理健康越有好处。由于在现实中,勇于自我暴露的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与个人的个性和性格特征有关系,所以尽管这个原则大多数人都知道,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自我暴露。而在网络情境下,由于匿名性的特点,人们却很容易做到自我暴露和倾诉,甚至表达出在现实中人格很压抑的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沉默寡言的、内向的人在网络中像变了一个人,像穿了“马甲”一样。罗洛梅认为,应该完善原始生命力的积极方面,要通过意识的深化和拓展,把原始生命力整合到自我中,使个体变得更加个性化,而不是丧失个性。

虽然弗洛姆和罗洛梅没有明确指出去个性化的提法和概念,而且准确地说更像去人格化(去个性化侧重的是社会失去对个体的控制,而去人格化反映了自我的社会身份操作),但可以看出他们的论述和去个性化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网络去个性化虽然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但可以看出,它和人格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对网络去个性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启示。

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精品学习网 心理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