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错位与开发

2013-01-16

受课程目标定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着眼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及预防,并通过具体的心理问题来探讨预防或治疗的方法与途径,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更多从心理“病例”出发来阐述如何应对心理问题,课程内容聚焦于“问题”,使心理问题在课程中固化下来,在教学中形成格式,在教材中予以呈现,最终在学生观念中生根发芽,特别是有些学生将自己的心理问题与案例进行比照,进而产生感染与暗示,甚至放大自己的心理问题。就拿承载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来说,大多以大量的篇幅呈现了学生心理各个层面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及相关案例、筛选心理问题的测试量表( 测量中多以常模作为比较的依据,而不是以正态分布中的2% ~ 3% 作为筛选的依据) 、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

( 三) 课程途径错位———主辅倒置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紧密结合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实际,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放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来落实,侧重系统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其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甚至作为授课者的教师必须有相关体验才能真正指导学生如何去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心理问题。当然,很多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通过专题讲座、心理普查、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宣传报道等途径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各种原因其在课程实施中的时间比例相对较少,内容上同样未能脱离学生心理问题发现、矫治与预防的“病理模式”。

( 四) 课程教学方法错位———模式刻板

在课程教学方法上,虽然近年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对传统以讲授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开始注重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教学、体验教学、实验实训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以学生为本,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在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体验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内化知识、感悟情感、提升人格。但这些变化并不足以改变当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以问题为入口,以预防性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出口,强调通过问题预防与解决来实现良好心理品质培育的局面。在具体操作中大多可见类似提出问题———讲授知识———设置情景( 陈述案例) ———引发讨论———提高认识———掌握预防问题机制的六步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尽管对于课程的终极目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认识清晰,却苦于理论与实践的缺乏,导致课程从目标到内容,从形式到方法均囿于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性目标,未能有效突破其瓶颈,来充分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 健全人格) 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显然需要进一步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重新定位课程各要素内涵,使课程洋溢“积极”意蕴,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确立面向全体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积极力量,实现每个学生主观幸福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大特点应体现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以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彰显课程“积极”导向,多角度开拓与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育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的积极力量。

( 一) 突显课程核心价值———“积极人格”的培养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积极人格( 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意味着个体持续一贯地把自身的失败与挫折看成是暂时的、由外部原因引起的、特定性的情景事件,而把成功看成是长期的、具有普遍性的、由自己内在原因引起并影响到自己所做其他事的情景事件。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持续一贯地对生活事情作出积极解释的风格。当然,这一培养目的的实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彻底改变以往侧重通过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解决与预防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思维,突显积极人格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围绕积极人格的培养,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素,在课程层面全方位、立体化地疏通“积极人格”的培养通道,营造对事件积极反馈的教学氛围,带给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潜在激情,发展学生积极品质。

( 二) 强调课程发展主体———“积极体验”的增进

所谓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因积极体验常以情绪的方式表现,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积极情绪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因此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形成个体积极人格的最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唯有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内在激情,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提升等多种手段,在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满意地体会过去,快乐地感受现在,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使个体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架设起学生创造性适应社会环境的有益桥梁,对与之交汇的生活事件作出积极解释,并在其不断反复循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 三) 重视课程外部条件———“积极环境”的营造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生理机制的作用下,以积极体验为中介,内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这意味着个体在主动建构积极人格过程中,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课程内部,通过课程自身的管理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还需着力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组织系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创建“积极”的校园文化、家庭文化与社区文化,全员参与、共同关注地培育学生积极人格。让学生在接触非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与活动、教育与管理中,除了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增加、能力与方法的提升、思想与境界的进步,还要从中感受积极的反馈方式,促进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积极的内外动机,创造性开拓内在潜力,发展积极力量,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形成积极人格。

( 四) 优化课程测量工具———“积极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