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职业指导理论对心理学的整合与借鉴试论

2013-01-17

【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职业指导理论对心理学的整合与借鉴试论

一 心理学和职业指导理论的确立和变革

一、心理学和职业指导理论的确立和变革

(一)应用心理学、心理测量的兴起与职业指导理

论的确立特质一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ons)提出的。帕森斯于1909年在《选择职业》(choosing a vacation)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职业指导三步法。该法后来被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威廉姆逊(E.G.Williamson)发展为特质一因素理论。这是最早提出的系统的、科学的职业指导理论。科学心理学诞生在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机能义的一个分支应用心理学很快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工业心理学、差异心理学等多个分支。工业心理学的目的是追求“个人在工业中的最高效率和最适宜的情境条件”,工业心理学家主要的力量集中在解决与职业指导、职业咨询和职业选择有关的一些问题上。在这个范围内,心理学家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研究一种职业对工人的要求,即职业分类学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研究个体的特点。这些研究成果不仅被直接运用于当时的职业指导,还对职业指导的基本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直接促进了职业指导理论的产生。1883年,高尔顿(S.F.Galton)进行了关于个别差异的第一个科学研究,应用测验来研究人的差异。实际上,职业指导理论的假设前提就是承认个别差异和职业分工的相关性。以当时差异心理学为背景,特质一因素理论强调个人个性心理特质的差异。利用心理测验来评定个体的心理特性成为职业指导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心理学领域心理测量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为职业领域的个性心理特质测定提供了工具。同时,在心理测量的科学取向影响下,特质一因素理论极为强调理性作用对了解个人的重要性,使职业指导从诞生之初就建立在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一战时期,欧美兴起了心理测验运动。同一时期的职业指导也引进了心理测试与临床心理的内容,各种职业兴趣、能力倾向等心理测定技术被广泛用于实践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斯特朗(Strong,1927)运用经验法编制的斯特朗职业兴趣问卷(Strong Voca—tional Internet Blank,简称SVIB)、库德(Kuder,1934)编制的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Kuder Occupational InterestSurvey,简称KOIS)、美国联邦政府雇佣安定局开发出来的“一般职业能力倾向测验(GATB)(1944)”等。这些测量工具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指导的科学化。后来随着职业指导心理测定技术研究的展开,个人的特性因素也并不只局限在能力、气质等方面,而是开始探索更广阔的人格因素范围。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职业指导观念的变革

2O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心理学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使职业指导观念由指导向辅导转变。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罗杰斯(Carl R.Rogers)为代表的一批从事心理治疗研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非直接建议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新的指导方式,与1909年至20世纪2O年代以来传统的直接给予指导、以咨询者为中心(即“指导学派”)的职业指导方式截然不同。从此,直接指导式的咨询理论开始整合人本主义的思想,从过去偏重使用测量工具与人职匹配向重视个人发展转变。威廉姆逊在帕森斯职业指导三步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职业指导的过程与模式,提出了系统的咨询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指导者直接提出建议,并以指导者为中心。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指导人员的教导意味很浓,在指导者与被指导者关系上存在权威主义态度收稿日期:2008—09—08作者简介:韩婧(1983一),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比较教育研究生,主要从事中美教育比较和美国职业教育。2009年第1期 继续教育研究 l59和家长式作风,并且过分依赖测验。这种职业指导方式被称为“指导学派”。它在1909年至20世纪40年代美国职业指导实践中占主流地位。20世纪4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非指示性咨询”和“以当事人(即被指导者)为中心”的新的心理辅导原则。他认为,当事人的“自我接受”和“自我理解”是咨询的主要目标;在咨询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咨询人员和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当事人的叙述。咨询关系是一个相互尊重的关系,咨询人员应引导当事人获得对自我的理解,使之能逐渐控制自己的命运。这样,咨询的中心转向当事人、转向咨询面谈技巧而不在强调咨询人员的权威角色和测验、收集记录。罗杰斯新的心理辅导观使职业指导领域形成了人本主义职业指导学派,产生了新的职业辅导方式。新的职业辅导的方式摆正了咨询者和当事人的地位,给予当事人自我认识的机会,赋予他自我成长的责任。以当事人为中心的职业辅导正好克服了传统职业指导观的不足,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观念转变,使职业辅导体现出成长性。

二、心理学的繁荣与职业指导理论的分化

(一)人格论与心理动力论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使人们对早期建立起来的职业指导理论的假设进行全面的反省。人本主义把人看做是自我实现的动态的、发展的人,职业选择是人对自我实现方式的选择。职业指导不应仅仅以对当事人的品质的科学测量或测验为依据,当事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理解的形成与发展更重要。从此,“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的发展、人的“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实现”以及“生活经验”等概念逐渐成为职业指导理论的核心概念。受人本主义思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心理学的影响,20世纪6O年代出现了罗伊(Roe A.)的“人格理论”和鲍丁(Bordin E.S.)的“心理动力论”。人格理论认为人天生有一种扩展心理能量的倾向。这种倾向配合个体不同的儿童时期的经验,形成人不同的个人需求满足方式。这种方式对生涯选择行为有不同意义。心理动力论起源于心理学上的精神分析论。他们强调人内在动力与需要等动态因素的心理作用在个人选择职业历程中的重要性,即早期亲子互动会影响后来需求层次的建立。换句话说,职业选择主要是用于满足早期建立起的需求。

(二)生涯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