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运动心理学论文:运用心理学方法促进运动解剖学教学效果
1 问题的提出
1.1 学习的困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不活跃往往使学生觉得运动解剖学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大部分学生只是为应付考试,仅少部分学生认真学习。学生厌学心理较高。另一方面,囚课程改革压缩了课时,为了赶进度,在课堂上留给学习主动思考的时间不多,教师和学生之问反馈信息不多,再加上运动解剖学课程的知识点繁多,知识点问联系少,大多是对人体系统、器官的形态学描述缺乏逻辑推理性和联系性,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些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2 教学的思考
对于从事运动解剖学教学的教师来讲,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运用简单的启发式教学,往往使学生误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误区。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运动解剖学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兴趣,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培养各项素质,为将来所从事的体育下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是教师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增加教学设备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认真研究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兴趣、动机、归因,应用心理技能,解决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对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大有裨益。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兴趣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一般2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学习的策略还停留在高中时期的“师教为主”的状态。对于解剖学的术语多、学习的知识多、遗忘快等情况很是苦恼,如果不采取措施纠正其心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丧失。即使是上课也是睡觉、心不在焉,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运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解剖知识的兴趣,端正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1.1 拓展运动解剖学的知识面和深度
教学中除了采用标本观察、尸体解剖、活体演示、观看视频和课件授课等手段和方法,还在言谈中讲解人体的趣闻、奇闻,使学生消除不仅感受教学方法的新颖多样,而且通过教师渊博的知识,了解了人体的结构和奥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会主动在课堂内外学习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到体育学习和实践之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发展丰富的想像力,满足了学生探奇欲望,学习的效果自然而然得到了升华。
2.1.2 课堂引入比赛和竞争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分组讨论,各组轮流演讲、辩论,展示团体研究的成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各种研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拓展,以提高学习兴趣。
2.2 培养和激发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动机
动机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2.1提高学习的内部动机和适当运用外部动机
解剖教学中,要推动学生参与解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通过对人体标本的解剖和观察,满足学生对人体的好奇感,增强参与学习解剖知识的内部动机。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可以酌情利用,不要削弱内部动机。例如,对不爱学习的学生采用降低平时成绩,不点名批评;对学习积极、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等手段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运用奖惩手段时,注意不要产生“过当效应”。
2.2.2 提高学生学习解剖知识的成就感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处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述学习解剖学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在解剖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种研讨活动,训练了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培养敢于面对竞争、勇于接受挑战,热切希望在研讨活动中表现成功,享受成功所带来的乐趣。综上所述,激发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积极地学习运动解剖学知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3 设置合理有效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提高教学效果目标本身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如果人把目标转化成动机,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依次实施步骤、策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影响人的行为。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完成学习活动目标而主动地设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体现和发挥“以生为本”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1 设置目标要合理,量力而行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刚入学时,文化课成绩普遍较低,有关解剖学方面的知识也仅在初中的《生理卫生》课中学习过,知识储备量较少,记住的知识很是可怜,往往在教学中出现种种笑话,学生容易遇难而退,丧失信心。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和引导,制定适宜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授课时预先布置简单的人体奥秘的问题,请学生课下查找材料,课上讲述,增方ll学生们的动手RI~J1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以演讲的形式表达,或者设置解剖课题,分组研究,老师指导,课上以讲座的形式,学生把研究成果展现给全体同学,这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自信,体会知识积蓄和能力提高的自豪感,同时增强了团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3.2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阶段性目标,充分发挥
学生的创造性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学生欲学好某门课程都有其实用心理起作用。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顺利、轻松地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所学课程在以后的实际工作生活中是否有用?? ,针对上述心理,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应讲清本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理解学习解剖学是很有必要的,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分阶段、分任务的在一定FI寸问内完成,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营造民主、平等、租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和保持学生的积极主动创造性,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教师讲述运动系统时,事先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体育与运动方面的视频,留下疑问,让学生在观看中思考、分析,课下安排各小组的每个学生以解决相关的体育与解剖学问题为目标,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网络、期刊等搜集资料,查找答案,独立研究;接着各小组碰头讨论,把自己查到的信息与大家分享,对自己的学习及时反思,在课堂上通过讲座、图表演示,或者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对不同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在学生分阶段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此中应担任总指挥的角色,在个人、小组和研究会的各阶段指正错误,解答疑惑,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反思。在团体目标达到后,通过检查和评价,及时给予奖励和批评。
2.3.3 引导学生形成合适的目的定向,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运动解剖学的知识广,学习枯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易出现厌学、怕困难等现象,导致情绪沮丧,不自信,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疑问的情况才。对此,教师应积极创造和形成良好的和恰当的目标定向气氛,培养学生的高学习目标定向,掌握学生的自身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设置的研究和学习的各阶段目标既有困难又有实现的可能,及时提供阶段性反馈,发挥和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顺利实施执行目标的步骤和要求,体验学习过程的艰辛和目标完成的快感。
2.4 正确运用归囚,克服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感,
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运动解剖学知识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遇到失败的情况,例如学习方法不当,自我控制能力差,对于问题无从下手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对学生心理造成成不良影响,产生消极思维,不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知识、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归囚活动,作为对学生认知干预的措施,纠正心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走上正轨。采取归因训练方法如下:i 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学生学习中遇到失败和挫折,产生焦虑感时,教师指出其缺点,耐心提供正确的反馈,指导学生学习精神的转化。例如:讲授神经系统的内脏神经时,教材涉及的内容少,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对于布置的课题很难完成,学生会产生怀疑自己能力的想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利用课件、运动医学知识和临床病症指导学生,并在语言上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头脑冷静地思考问题,树立学生不怕困难、勇于解决问题的自信心。ii 教师设置不同的目标,指明学习和研究活动中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分组,引导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胜利的喜悦。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有限,教师不能布置力所不能及的任务,要区别对待,讲清问题的各种困难,总结自身不足,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体验成功的快感。
2.5 加强心理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