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1-21
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供试药剂分别用无菌水稀释成所需浓度药液,将PDA培养基加热熔化,待其冷却至45 ℃左右时,取1 mL药液加入到9 mL PDA培养基中,制成含不同药剂的培养基,充分摇匀后迅速倒入灭菌的直径9 cm的培养皿中,以加入等体积无菌水的无药剂的PDA平板为对照。待培养基凝固后,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切取直径7 mm的菌碟块,菌丝面朝下置于含药PDA平板中央,每皿1块,每处理3次重复,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 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并计算不同药剂处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析比较不同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菌丝生长抑制率计算公式:
菌丝生长抑制率=
■×100%
不同药剂的毒力曲线测定:从上述的16种杀菌剂中初步筛选出对菌丝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剂进行抑菌测定。每种药剂设5个浓度,用无菌水将药剂配成10倍于试验浓度的系列浓度梯度药液。取1 mL药液与9 mL PDA培养基混合获得系列浓度的含药培养基,从菌落边缘截取直径为5 mm的菌丝块置于含药平板中央,每皿1块,每种药剂每个浓度设置3次重复,以加入等体积无菌水的无药剂的PDA平板为对照。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 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浓度含药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计算出每种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及EC50。
具体方法:将抑制率转化为抑制率机率值,以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以抑制率机率值为纵坐标,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求出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Y=bX+a,把Y=5(抑制率为50%的机率值)代入各毒力方程求出X,再转换成有效中浓度(EC50),最后以EC50值来衡量杀菌剂对病菌菌丝毒力的大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玉米顶腐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2)表明,不同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在供试的16种药剂中,以10%环唑醇、10%丙环唑、12.5%腈菌唑、50%退菌特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其次是75%百菌清,抑菌率达88.9%;50%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差,仅有8.3%。
2.2 不同药剂对玉米顶腐病菌的EC50值比较
各单剂毒力回归方程、斜率、EC50和相关系数结果见表3。各供试药剂对玉米顶腐病菌的EC50之间存在差异,即表明各药剂对玉米顶腐病菌的毒力存在一定差异。环唑醇的抑菌效果最好,毒力最强,EC50最小,仅为1.51 μg/mL;腈菌唑、丙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1.86、2.59 μg/mL。说明这2种药剂对玉米顶腐病菌的毒力较强,抑菌效果较好;退菌特的EC50值为11.49 μg/mL,说明该药剂对野生型病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毒力相对较弱。
2.3 玉米顶腐病菌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比较
将试验结果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得出每种药剂的回归方程和斜率(表3)。回归方程的斜率与杀菌剂对病菌的敏感性成正相关,斜率越大,药剂随着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提高的越快。在供试的4种药剂中,退菌特的斜率最大,其值为0.982 6,说明病菌对该药剂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依次为丙环唑、腈菌唑,斜率值分别为0.727 9、0.670 3,说明病菌对这2种药剂的敏感性较高;环唑醇的斜率值为0.627 5,是供试药剂中斜率最小的,说明玉米顶腐病病菌对这种药剂的敏感性较低。
室内毒力测定中药剂的EC50值越小、斜率越大,说明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越高,抑菌效果越好。综合考虑供试药剂的EC50值和斜率,结果表明对玉米顶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的药剂为丙环唑和环唑醇,可作为防治该病害的首选药剂。
3 小结
对16种供试药剂的室内抑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差异显著,以10%环唑醇、10%丙环唑、12.5%腈菌唑、50%退菌特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到100%。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顶腐病菌对化学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综合考虑供试药剂的EC50值和斜率,对玉米顶腐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为10%环唑醇、10%丙环唑、12.5%腈菌唑、50%退菌特,可作为防治该病害的首选药剂。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3000字农村研究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社会学论文。
标签:农村研究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