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11-05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有关汉语言文学论文。
话轮转换是人类会话中特有的言语机制,可以说会话存在之处就有话轮转换的存在[1]17。会话在表面上呈随意和无序的迹象,实质上依循约定俗成的规则而运行,会话在规则制约下实现人际间的和谐或不协调的交流。话轮转换是由塞克斯于1960年提出的,谢格付和杰斐逊等人也对此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出发利用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这套理论。话轮转换是话语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并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话轮,话轮转换系统是一个基本的言语转换机制。话轮转换的两个特点为:第一,在一个时间里至少而且只能有一个人说话;第二,发话者不断轮流变化。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Sperber和Wilson开始把对语言超符号关系的研究引入了认知的领域。强调人的认知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而人类认知假设的条件是相关原则,即根据相关联的信息认知事物。因此,关联理论是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无意识状态下遵守的准则,是通过话轮的不断转换而实现交际关联的。谈话中的一切信息都是有关联的,话轮转换的全过程都是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运行的。关联理论以认知科学为基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
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因此,每一种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因此在换轮转换中应遵循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
话轮是交际方不断揣摩对方心理的外现形式。受话人按照发话人的意图对已知信息作出最佳关联假设,保证领会交际意图,成功完成交际活动。话轮转换是保证发话人和受话人达到信息互显的根本手段。因此,关联理论强调推理在交际中的作用,只要交际还在继续,推理过程就一直伴随。此外,还要强调的是语境是动态的。
标签:汉语言文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