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05
另一方面,唐朝尚武。从唐代建国以来,和边境少数民族大大小小的战役一直没有中断过,打胜仗后班师回朝可获得殊荣。前代从这条路上成功的多不胜数,最着名的有卫青、霍去病。
唐人建功边塞的理想非常高扬。从杨炯的诗中可以看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祖咏写过“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诗句;直到“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李贺还高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卢照邻没有从军边塞的经历,也未到边塞游历过。然而时代使然,他性格中有着民族普遍的理想的烙印,诗中不乏立功边塞的作品。
以《大剑送别刘右使》为例: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相逢属岁晚,相送动征鞍。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身在蜀地,心中却对长安念念不忘。作者希望自己也能象诸葛亮的儿子瞻和孙子尚一样,有机会报效国家。即使是战死于绵竹县,也是虽死犹生。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卢照邻的早年虽然居于下僚,但他的情绪总是昂扬向上的。不论文治还是武功,他企求着有一条路可以让他出将入相。对于功名,他是抱着积极入世的态度的。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汉语言文学论文400字,供大家参考。
相关推荐:
标签:汉语言文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