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12-12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德育素质有所下降,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作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具有丰富的当代德育资源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教育工作者是痛心疾首的,但是强行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是否能达到目的呢?显然是不行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相应地得到了发扬和光大。近百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涌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思想强音,进而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诞生就是爱国主义的产物。近代“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梁启超在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译印政治小说序》等论文中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新一国之小说”,可见他之所以提倡“小说界革命”是与他追求国家强盛、人民觉醒的爱国诉求联系起来的。在此思想的主导下,梁启超创作的《新中国未来记》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政治小说。当时的梁启超认为小说可以起到改造民心、凝聚民意、再造文明的作用,从现在的观念来看,这自然是夸大了文学的功能,而且近代文学革命先驱者们只是从文学的政治功能角度来认识文学的功用,此后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政治功利主义的影响。五四时期,中国白话文学的前驱者同样也是如此,例如,在周作人起草的文学研究会章程中,他们就认为文学不再是有闲阶级的消遣,而是对于人生和社会至关切要的工作。周作人不久之后就提出“文学无用论”来修正自己的这个观点,他认为有些组织试图将文学纳入到自己的范围内,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工具,他认为从这个角度说,文学是无用的。他一方面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民族的、阶级的,而且还是人类的,文学的立场不应当受制于一个阶级、一个组织的狭隘利益和观念;另一方面,他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性情、人情而已,并没有什么政治的功用。但是,五四时代,爱国主义依然是中国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启蒙主义文学不管其外在价值形态如何,其骨子里几乎都是由“爱国”感情在支撑着。正如五四是一场爱国运动一样,五四文学同样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乐章。中国现代,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民饱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凌辱,然而对于一个生性刚强的民族,这也正是激发其民族凝聚力、战斗力,展示爱国主义情怀的时刻。从芦沟桥事变到抗战结束,中国现代文学英勇地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使命,无论是 统治地区(国统区),共产党统治地区(解放区),还是日伪区(沦陷区)、上海的特殊租借区(孤岛),尽管文学上的分歧也存在着,但是,在“救亡”这个最重要的旗帜下人们的文学热情是一致的。
标签:现代文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