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13
四、教育保障
制定了符合社区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还需要以教育作为保障。学习型社区的创建,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的实施是社区电子政务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重要保障。第一,学习型社区的学习不是短时间的学习,而是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学习,学习成为社区的传统保持并不断发展;第二,社区学习的内容应是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既要达到提高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目的,还要使社区居民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技能并可在生活中得以应用;第三,学习型社区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即通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能真正达到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竞争力的目的。
学习型社区的教育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这种教育不是对既有知识简单的汲取和积累,而是针对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或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发展,进而形成新知识、获得新能力的过程。新知识和新能力的创造和培育是没有终点的,这就决定了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教育活动也是没有终点的。创建学习型社区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其基础在于社区全体成员普遍参与和积极投入。居民是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体和动力源泉,只有全体居民广泛参与,才能逐步培养归属感、认同感,培养现代社区意识。并且信息社会为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和便利条件。信息技术、个人电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就可以随时获取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实现了跨越国界、地域、贫富、民族和文化的知识整合。世界各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联,各国的优秀文化、科学成果、学习资源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可以便捷地为全人类共享。信息技术为学习需求的表达、学习资源的供给以及教育形式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使社区人人都可能成为人才——即所谓全民人才理念。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曾经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胡主席的讲话给予了社区电子政务建设人力资源战略实施的重要方向,即社区要高度重视人才战略。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促进社区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的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社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社区电子政务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最基层提供的最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温家宝总理也曾经指出,机遇难得,人才难得。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开发人才资源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因此,在社区尤其要通过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把社区各种问题、难题以及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努力构建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区。
每个人生活于社会之中,都有他生存的空间、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各自的思想观念和劳动技能,当然,也具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这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的。每个人都具有个性,且又具备社会赋予的共性,每个人都会有或可能有一技之长,所以,每个人都会成为人才或可能成为人才。这其中的“可能”便给社区建设成为学习型社区而对人的后天再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营造一种在社区人人可以受到良好教育、社区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氛围,从而培养和造就电子政务建设人才和各类人才造福于社区。
总之,制定了符合社区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并不代表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结果的优劣取决于组织、制度、文化、教育保障。而这些都必须加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建设,落实到社区就是要建设学习型社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创建学习型社区,优先发展社区学习型组织,完善社区制度,努力创造先进的优秀的社区文化氛围,以及强有力的社区教育等等都是开发社区电子政务建设人力资源和创造和谐社区的重要步骤和根本途径。
总结:谈社区电子政务建设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标签:电子政务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