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政治学 > 科学发展观论文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

2013-12-15

三、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的思政建设发展

1.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发展的内涵,就要预测和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如此,思政工作的开展才不会滞后于时代特征,不至于固步不前,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具体来看,应从科学化和现代化两个维度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贯穿和体现的真理性、规律性。它既不能由宗教、迷信和神学来取代,也不能用经济规律等其他方面的规律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即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新时期的“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二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它将人的思想政治观点与人所对应的文化习惯、心理行为、认知系统等联系起来,科学全面地融会贯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符合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是传统向现代的变革,深刻而全面,是整个系统的全面变革,包括了观念上的现代化、体制上的现代化和方法上的现代化以及载体上的现代化。每一个方面都要深刻把握时代特征,才能使思政教育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2.思想政治建设与高校发展大局相衔接。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高校的发展涵盖了人才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本身的建设。要把促进和服务高校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宗旨。用全局的、开放的、创新的和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思政建设,以宽阔党的事业和开阔的态度来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高校的发展、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应该准确分析和把握高校思政建设的新形势和新动向,抓住容易出现思想问题的环节和领域研究对策措施。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就是要全面把握党的建设者以系统工程的全局,从推动高校发展的长远考虑,按照先进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形成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推进模式。把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结合起来,合作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各类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意识、文明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

3.立足本土、增强渗透,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制。首先,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依托已经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育人、塑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对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髓要懂得继承,如忠诚、仁爱、信义、公正、和睦等,使思政教育体现本土化特色;同时也要勇敢吸收西方优秀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如独立、积极主动、首创精神等,做到自觉、自信和自醒。为了化解思政教育主客体的不和谐,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的心灵。另外,思政教育要立足学生的不同民族特色,人性化地制定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和方法,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习惯,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教育工作。其次,要加强思政教育的渗透作用。思政教育必须变革以往高调喊口号的形式,在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结合中讲求实效性。学校必须设立专门的思政课程,创新授课方式和方法,以贴近实际为标准开展教育工作,可通过参观历史纪念馆、放电影、开展活动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不要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为人处世方面给学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如在教室和走廊悬挂国家地图和伟人照片,并装饰有鼓励诚实、责任、合作、创新等价值和美德的标语和口号,还可以倡导学生根据核心价值观编写校训、校旗和校徽,以激励学生进行品格学习,形成无处不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最后,创建多样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人的发展不能任由环境随意扭曲,人的实践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评判人的行为也就要联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不失偏颇,才能体现思政教育的真正价值。转变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创建多样、多元的评估体系,从接受者对思想政治的认知、理念和信念、能力和实践的评价等角度创新评估项目。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包括对目标的前评估、执行中的经常咨询和对结果的反馈等。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大局,转变观念和方式,积极构建适应时代和高校远景发展的思政教育体系,具体体现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思政教育观念和方法、思政教育体制、思政教育载体。

总结:论科学发展观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论文,更多论文内容请继续关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参考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范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