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4-12-31
处处弥漫着土地肥力衰竭的恐惧感、忧虑感等构成了19世纪马克思生活时代图景的主色彩。无论是农场主,还是社会理论学界都对此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
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德国人卡尔·弗拉斯(KarlFraas)在其著作《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中就指出,人类在同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若不能够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自身的行为,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的荒芜。
在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可以清楚地看到土壤肥力危机是何等的严重:为了减缓土壤肥力枯竭造成的土地受益的降低,无论是整个欧洲,抑或是北美的农场主们,都在极力挖空心思地寻找并攫取补充土地自然力的肥源。比如欧洲的农场主,他们竟到拿破伦的滑铁卢和奥斯特立茨战场遗址挖掘地下墓穴,以获取人类骨骼,对其进行再加工的基础上,将之作为肥料撒到田间;而英国的农场主不单是从国外进口骨骼,还大量进口鸟粪充当农业肥料,据统计,“进口到英国的骨骼的价值从1823年的14400英镑急速上升到1837年的254600英镑,第一艘装载着秘鲁鸟粪(积累的海鸟粪)的船只在1835年抵达利物浦;到1841年共进口了1700吨,而到1847年则进口了220000吨”,然而,这一切天然肥料的夺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土地枯竭的趋势,甚至后来化学肥料的研发、应用也未能减轻并挽救这场土壤肥力危机。
面对与资本主义农业相伴而生的土壤肥力衰竭的危机,寄希望于相关土壤改良的理论研究及生产方式的批判革新自然成为了当时时代思考的关键。
第二次农业革命的爆发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土壤危机问题,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在1837年委托李比希就农业和化学之间的相关性出版一本专著。1840年,李比希完成了《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一书。在这本书中,他第一次对土壤的营养物质成分进行了科学地分析说明,并对土壤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说明。随后,英格兰富裕的土地所有者和农学家J.B.劳斯(J.B.Lawes)研制出了第一种农业化肥“过磷酸盐”,有关李比希的有机化学以及劳斯的合成化肥在英国及其他国家得以广泛传播。由此,在1830年到1880年之间,以化肥工业的出现和土壤化学的发展为特征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为视角的,由土壤退化的现实问题推动的第二次农业革命爆发了。
标签:马克思主义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