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2-12
二、关于土地养护支持政策问题
(一)国外的研究
1.土地养护的重要性。萨伊认为“土地有能力改变许多物质,是他们适应人类使用。没有土地,他们便对人们没有用处,因为我们吃的五谷、果子与蔬菜,和我们用以制造房屋、船只与家具以及作为取暖燃料的树林,都是由土地提供滋养料或帮助生长的液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时,写道:“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本身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11]说明他和配第一样承认土地、自然力的重要作用。现代学者,基于对土地污染、土地质量下降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纷纷提出国家要出资,保护土地,实行生态补偿。
2.关于土壤肥力及土地报酬的认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是最早提出土地报酬递减的人,他说:“法国一切收入的减少是由于土地的收益不论是在产品的售价上还是在产量上都已经下降。”[12]马歇尔分析了土地报酬的变动规律,认为土地报酬存在递减和递增两种可能,而在土地已经充分利用而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的国家,土地报酬递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在分析级差地租时,论述了自然肥力,认为“撇开气候等要素不说,自然肥力的差别是由表层土壤的化学成分的差别,也就是由表层土壤所含植物养分的差别形成的。”[13]指出土地肥力从经济学的角度,“同农业中化学和机械的发展水平有关系”,提出了“用化学的方法或用机械的方法,来排除那些使同样肥沃的土地实际收成较少的障碍”[13]。
(二)国内的研究
1.中国的人地情结。中共的“八七”会议指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的中心问题。”赵桂慎认为“国土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条件,是物质和能量源泉的载体”[14]唐健,陈志刚,赵小风,黄贤金等认为粮食的供给主要受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资源与技术、扶持政策等多种影响因素制约。因此,得出有必要严格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结论,并论证了中国近年来耕地红线政策的重要。茅于轼则认为耕地和粮食产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进而得出中国耕地保护是特定于耕地数量的严格控制,是与粮食安全的绝对“捆绑”。政府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不许突破无疑是错误的,甚至是极为有害的[15]。
2.对土壤肥力差异和改善土壤的认识。邓子恢认识到土地肥力及其报酬的差异表现在他提出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16]思想。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除了土壤存在自然肥力差异以外,人为因素也会对土壤肥力造成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改善土地肥力的方法主张。叶艳妹、吴次芳等就认为人类对农地的整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间接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对害虫的转移作用,并且不利于农业生态稳定和农业改善环境能力的发挥。提出了集中村庄、迁移坟地、平整田块,使林木成网、路渠配套,进而实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的生态保育型农地整理模式[17]。罗吉文在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指出了通过免耕、合理轮作、合理施肥等措施实现土壤碳汇,以增加土壤肥力的思路[18]。
(三)评述
其一,关于土地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国内外学者从土地的稀缺性,土地中隐含着自然力,土地是恒产,土地关系到政治稳定等方面研究得出土地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其二,关于土地肥力及土地报酬,认识到了不同土地间存在着肥力差别和同样的土地会因为自然或是人为原因产生肥力变化。
中国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构建文献评述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需要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标签:其它行政管理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