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jh
2014-06-06
浅谈开放时代下的新闻舆论引导范例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仅作为一种思想、方略、实践、精神而日益成熟,还代表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也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整合面临开放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进而使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更多考验。
如何用开放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时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内涵所指。《讲话》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强调了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 这一重大命题。
一、新闻舆论引导:案例及理论分析框架
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回顾两个多月前的汶川地震,这期间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奔赴灾区的人流、物流和情感流,仿佛还汹涌在眼前。开放时代下的新闻舆论引导范例,虽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至今让人心潮难平,但它在检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淀 的同时,也成为开放时代下有效进行新闻舆论引导的范例,成为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发展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新闻舆论引导,应当包括对社会公众在新闻事件中的"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 和"参与性舆论" 等方面的引导。
认知性舆论,指的是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过程、结果等基本要素的判断,由于大多数人对事件的判断容易受"先入为主"这一认知习惯的影响,因此,提高"认知性舆论"的引导效果,就强调新闻报道的"先声夺人",尽可能在第一时间、从第一现场、发出第一声音,力争使公众对新闻事件有客观认知,同时赢得媒体报道的公信力。
情绪性舆论,主要指公众对新闻事件有了初步认知后产生的心理反应或情感反应,包括冷静的、沉稳的、激动的、甚至冷漠的、反感的、极端的等多种情绪。因此,情绪性舆论具有明显的非稳定性。由于聚集的公众情绪,容易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情绪性舆论"的引导,要求以客观理性的专业化报道和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疏导公众情绪、稳定社会心理。
价值观舆论,指的是公众对新闻事件本身及其反映出来的是非善恶等价值判断,甚至由此带来的价值混乱也属于此范畴。引导价值观舆论,需要对新闻事件及时、深入、多方位的后续报道和议题挖掘,体现态度、立场和导向,塑造集体价值或整合价值认同。
参与性舆论,是现代社会公众主体性的反应,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言论参与、意见表达以及舆论监督等,会影响甚至改变事件的走向。对"参与性舆论"的有效引导,将促进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并推动社会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不仅容易损害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可能导致社会摩擦和损耗。
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和参与性舆论中的任何一方,与其他几方面密切联系并且相互作用。比如,有效的认知性舆论引导,能对引导情绪性舆论起到积极作用,进而影响价值观舆论;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和价值观舆论,会影响参与性舆论的质量。
"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体现了新闻宣传工作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一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在对接,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审视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视角。以上述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和参与性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以抗震救灾舆论引导体现的信息透明、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和公众参与为指向,我们可以对抗震救灾宣传报道进行更清晰地分析,并从中梳理出有益于实际工作的有效经验。
二、抗震救灾宣传报道:有效引导舆论的范例
(一)有效引导认知性舆论
1、第一时间发出第一声音,掌握舆论引导先机。在新闻传播中,速度赢得先机,体现时效性的报道,往往能在舆论引导上占据主动地位。"时效是形成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时效就是影响力。" 作为国内较早介入传播学定量分析的一项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时效性正是受众选择新闻的第一要素(见表一 )。
表一 受众选择新闻的相关因素
新闻
要素时新性
(时效性)重要性反常性客观性真实性趣味性公正性
频 次4617121212107
百分比64.823.916.916.916.914.19.9
总 计71717171717171
(表一源于对北京、浙江两地焦点群体的访谈,被访对象包括高收入受众、低收入受众、记者、公关人员4个小组,有效数据71人。)
此次地震报道的时效性,一是事件报道的迅速、及时。"5·12"地震后仅18分钟,新华网发布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消息。当天15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地震信息。15时20分,中央电视台1、2、4、9频道开始直播节目《关注汶川地震》。15时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播出对国家地震局专家的权威采访。18时07分,新华社播出受灾现场的图片,比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快6个小时。二是对"现场直播"--这种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的充分运用。自5月12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从当天19时开始推出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一个月内全台9套节目直播达2121小时,创造了中国广播史上重大报道新纪录。中央电视台从当天15时20分开始24小时直播,一个月内各频道直播时长达1390小时,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直播时间最长纪录。 通过对地震事件的及时报道和救灾进展的现场直播,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出第一声音,使公众对灾情和救援有了客观了解,有效地进行了认知性舆论引导。同时,由于"现场直播的人性化内容不断地呼唤着人心底的情怀,还创造了更多的信息期待" 。
2、尊重公众知情权,及时、主动、充分发布信息。曾经参加1976年唐山地震报道的新华社前副总编辑徐学江回忆说,与唐山地震对灾情只有"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句描述,死亡24.2万人的数字在震后三年才披露的报道相比,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呈现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新气象。 而这新气象之一,就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充分尊重。
首先,政府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给予保障落实。从5月13日开始的一个月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邀请二十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办25场新闻发布会,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24场新闻发布会。其次,各类媒体对公众知情权充分尊重。从中央到地方媒体,无不全力以赴对灾情和救援情况进行及时、充分、生动的报道。打开电视,所有频道都聚焦于地震救援;打开广播,都是关于灾区的声音;打开报纸和网络,抗震救灾的文字和大幅图片,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各级各类媒体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积极功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公众提供了充分的新闻信息。
3、全方位报道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百倍努力。通过新闻报道,公众在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听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指示;地震当晚,看到了温家宝总理抵达灾区都江堰市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的消息。此后,透过媒体的全方位报道,公众听到"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救人仍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最高指令;看到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地方各级政府整装驰援;数以万计的军队人员、武警官兵和救援专家克服交通中断的困难,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救援;中国扶贫基金会立即发出募捐倡议,中国红十字会紧急调拨救援物资。媒体报道的聚焦,既让国内公众看到党和政府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对这种高效、负责、亲民的执政形象有充分认知,也"让西方媒体感觉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政府" ,赢得国外舆论的赞誉,"以胡锦涛、温家宝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在这次救灾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中国在这次地震后的表现的确令人振奋。"
(二)有效引导情绪性舆论
1、传播权威信息稳定民心。及时、透明、权威的信息,不仅体现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而且能对因信息匮乏、信息来源不确定而导致的谣言、社会恐慌起到抑制作用。在这一方面,抗震救灾舆论引导对公众、尤其是灾区民众的不安情绪和恐慌心理,起到了有效的疏导和稳定作用。比如5月12日下午,对于有传言称当天晚上北京有地震,新华网及时发布国家地震局权威信息辟谣,化解了公众恐慌。抗震救灾期间,《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开设"抗震救灾信息权威发布"专栏,每天如实报道伤亡数字、受损情况等信息, 压缩了各种谣言的传播空间,稳定了社会民心。
2、化灾难悲情为团结力量。地震灾难带来的社会悲情,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周内显得尤其突出,如何将一时间弥漫于社会公众中的悲痛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化悲情为力量?是这次新闻舆论引导题中的应有之义。以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的新闻报道为例,各地新闻媒体用庄严肃穆的基调,宣传报道举国齐哀的悼念活动,在疏导公众情感的同时,更召唤了民众,凝聚了人心。"正是在媒体协同下,政府将千万个个体的悲痛升华为国殇,那一刻,默哀中的中国呈现出她最团结的一面。"
3、关注灾区民众心理重建。随着救援行动的进一步开展,有媒体联合专家对灾区民众的心理状态予以关注,这对于促进灾区民众的情绪恢复和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共同关注"节目,较早将镜头转向受灾民众尤其是儿童的心理救助,并提醒社会公众,当伤痛成为"关心"的焦点时,要避免因不当的"关心"而引发的另一种伤害。该报道在推动救援工作向灾区民众心理重建深化的同时,也引起其他媒体对这方面报道的重视和跟进。这种结合专业知识的心理关注,是新闻宣传工作在情绪性舆论引导上的重大进步。
标签:新闻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