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3-24
《拉贝日记》在尘封了60年后终于面世。拉贝,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商务代表,在中国工作了30年。在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前后的日子里,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以其独特的身份、西方人的视角,在呼啸的枪炮声中、在尸骨遍地的金陵古城,用充满激情而又冷峻的笔触逐日记载了这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日记所展示的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以及拉贝先生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都将使今天的中国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过去、更深刻地思考未来。
整部片子看下来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两个字——救赎。电影通过日记讲述历史,真实地还原了日记里面的内容,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讲述日军的暴行,感觉更为客观。首先,影片对人物的刻画十分丰满。一个信仰纳粹、在中国生活了27年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拉贝先生,在自己即将离任顺利回到德国的时候,遇到了南京大屠杀,他由原来的满不在乎的态度,转变为毅然地
送自己的妻子离开,而将自己的脚步停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并与威尔逊医生等外国友人建立了国际安全区,保护了中国20多万人的生命。拉贝这个角色显得有血有肉,非常人性化。一个国际友人能够在南京这座危城之下和侵华日军斡旋,这需要无比的勇气,拉贝一开始是想逃走的,但中国是他生活了20多年的第二国土,他不忍心看到这里的人民惨遭屠杀,所以他最终决定留下了拯救这些无辜的人。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在乌尔里奇·图克尔的表演中有很真实的再现。第二,影片中也有许多感人的场景,拉贝将中国难民藏在德国国旗之下免受敌人轰炸的场面,威尔逊医生救死扶伤的情景,金陵女校的杜普蕾将众多的战俘藏起来不交给日本人的举动,当拉贝与杜普蕾、罗森博士挺身而出抵抗日军的场景无不让人为之感动。这部影片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国际友人”——约翰-拉贝先生,以及和他一起的曾经给我们提供帮助的国际友人们,我们应该将他们深深地记在我们的心里。《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是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历史证据。通过《拉贝日记》这部电影,我们又一次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那场人间浩劫。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民族的伤痛,用外国人的亲身记录,我们将了解到更多的历史尘封往事,还有那25万鲜活的生命是如何逃离日军屠杀的,拉贝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个英雄的伟大事迹。
四、影片《拉贝日记》中体现的异族角度
《拉贝日记》是部中德合拍的电影,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拉贝日记》应该算是一部德国电影,但它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这个背景,给它打上了不可抹去的中国烙印。这是一部从异族角度来观察和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能够在中德两个国家——它们二战中分属不同阵营——都得到认可,它鲜明的反思立场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国作为纳粹主义的发源地,战后对那段历史的反省和清算是极其彻底的,连起源于旧普鲁士军队的正步操都因为曾经被党卫军和纳粹军队所采用,而在战后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的象征予以摒弃,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纳粹德国的正步走和行纳粹敬礼。正是这种坚决而彻底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反思战争和历史的权利。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贝日记》的主人公约翰·拉贝先生,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凭借身戴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但这些历史细节的出现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反感。因为这是一个有资格去面对历史的国家,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摆脱历史的纠缠去直面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让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纵观中国近代史,落后就要挨打。南京大屠杀就是重要的证据。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场梦魇背后所积攒的怨恨。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对于我们来说不要让30万仅仅成为一个空洞无力的数字,更不要变成苍白无用的仇恨,也许我们真得欠缺对死难者一个民族式的祭奠,这个祭奠需要民族的觉醒,需要一个民族的反思,需要—个民族的凝聚!
异族文化在中国影视中的体现如上文
相关推荐:
标签:电影艺术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