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12-07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论是两组的疗效评定,还是MESSS评分或者ADL评分,药氧组较纯氧组的改变更明显(P<0?05),提示药氧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较纯氧组更为显著。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功能恢复一直是人类研究的课题。1930年Bethe[3]首先提出CNS可塑性的理论,并认为CNS损伤后的恢复是由于残留部分的功能重组,而不是由于再生。1969年Luria[3]重新强调并完善了功能重组的理论,提出脑损伤残留部分通过病灶周围组织及对侧大脑半球代偿,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的功能。正子散射断层摄影(PET)和功能性磁共振(fMRI)的出现,更是使大脑和脊髓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得到了客观的证据,证明了神经元的内在发育特征和内部微环境是主要的内因
,而外部环境的丰富、中枢神经刺激和药物是主要的外因[3]。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虚、火、风、痰、气、血有关,而血瘀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明确地指出了中风病的发生是由于血瘀形成。其他如因于风者,可由风邪入中经络;因于火者,可由火热之邪炼液成痰;因于痰者,可由痰阻脉络,或因风阳内动,夹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均可导致血液瘀滞而通过血瘀这一机制发病。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不循于脉络而行或血行缓慢,形成血瘀,血瘀内阻于脑络则发为中风,血瘀阻于四肢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则可见半身不遂等症状。
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尽管有不同证候交叉出现,但仍有其规律和特点,其中“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血行不畅,瘀阻脑络,元神损伤是其基本病理变化,故相应确立“芳香开窍,行气通络,活血化瘀”的治法,自拟复方菖蒲液,方中以石菖蒲、川芎为君,有芳香涤痰、化瘀通络之功,以丹参、桃仁、红花、三七、沉香、蔓荆子为臣,有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之效,以牛黄为佐,有开窍醒神作用,以冰片为使,有载药上行之功。
药氧疗法是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药物配伍理论与氧疗技术而形成的新的医疗方法。它以氧气作为药物载体的一部分,形成药氧溶液,由鼻吸入,在高氧条件下,药物以溶胶的形式迅速由呼吸道和肺泡组织吸收,随血液直达大脑,使脑内血液循环快速得到改善,从而增加血氧含量分压,增加血氧弥散能力,有效地促进脑细胞和大脑神经的恢复。因此,笔者将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药物配伍理论与现代氧疗技术相结合,根据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中风偏瘫治疗经验,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脉的中药,如石菖蒲、三七、红花、冰片等多味中药加工制成水剂,加入湿化瓶中,并通过适量的氧气,形成药氧,从鼻吸入,使药物通过呼吸道及肺脏直接进入血液,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肾健脑之功效。
而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机体最重要的一种器官防御机构,其功能的改变不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中药石菖蒲、薄荷、冰片等具有芳香开窍作用的药物可大大提高BBB通透性[5];川芎等的行气活血作用可改善大脑皮质的血液循环[6]。因此,选择具有芳香开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益肾健脑作用的中药如石菖蒲、当归、川芎、薄荷、香附、冰片、桂枝、三七、红花、人工牛黄粉等加工制成药液。本法形成药氧后,从鼻吸入,弥散于整个呼吸道和肺脏,吸收面积广,药物迅速完全地吸入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益肾健脑的作用。本法与口服比较,具有用量少,药物利用率高,副作用少等优点。
【参考文献】
标签:医药卫生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