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13
6 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的理化性能考察
按正交试验筛选的较佳工艺制备3批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样品平均得率为42% ,平均载药量为32%,包封率为20.5%。 6.1 微球形态及粒径分布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微球形态,呈光滑球状物,外观圆整,大小较均匀,无黏连现象。显微镜法测定200个微球直径,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大部分分布在45~200 μ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70 μm。见图1。
6.2 微球的漂浮性能考察
称取微球适量,分散于0.1 mol/L的盐酸溶液表面(37±1 ℃,250 mL),以100 r/min搅拌12 h后,收集漂浮在液面上的微球,干燥后称重,计算漂浮率。结果微球体外12 h漂浮率为37.6%。
2.6.3 微球体外释药试验
按《中国药典》2000版溶出度测定小杯法进行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释放度测定,以 0.1 mol/L盐酸溶液(37±1 ℃,250 mL)为释放介质,称取微球适量(相当于阿司匹林40 mg)撒布于溶出杯内,以100 r/min搅拌,分别在1、2、4、6、8、10、12 h取样5 mL(同时向溶出杯中补加同温度0.1 mol/L盐酸5 mL),微孔滤膜滤过,精密吸取滤液2 mL,加0.1 mol/L NaOH溶液稀释至10 mL,在296 nm处测吸收度,计算累积释放百分率,结果见图2。
3 讨 论
1 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试验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技术制备阿司匹林中空微球,将药物与载体材料(EC)溶于乙醇-二氯甲烷形成有机相,搅拌下加至水相中,乳化分散形成O/W乳滴;由于乙醇迅速扩散进入水相,导致EC溶解度降低而与药物共同析出形成微球,形成的固化膜壳包裹二氯甲烷形成气腔。搅拌过程中二氯甲烷不断挥发,微球内部压力降低,水分进入充满空腔。微球干燥后水分蒸发,最终形成中空微球,而能在液面漂浮[4]。PVA作为乳化剂,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乳化膜,阻止乳滴的合并,增加体系稳定性。二氯甲烷挥发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微球的形态及理化性能。挥发太慢,微球易形成表面多孔结构,难以形成固化膜壳;挥发速度过快,微球表面呈现大块凹陷,难以形成中空结构,均影响其漂浮性能[8]。试验表明搅拌速度、药物与载体投料比、稳定剂等均能影响微球的成型与质量。搅拌速度慢,乳滴分散度小,微球粒径较大,易发生碰撞、黏连;搅拌速度过快,将影响二氯甲烷挥发的速度而影响微球质量。药物投入比例高,形成的微球载药量增加,但微球表面粗糙,药物多在微球表面沉淀结晶,不易形成均匀膜壳,微球易被介质渗透,漂浮性差。
2 药物的性质与微球包封性能
采用乳化― 溶剂扩散技术制备微球,药物的溶解度以及在有机相和水之间的分配系数将影响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8]。阿司匹林在水中溶解度为3 mg/mL,在二氯甲烷和水之间的分配系数较小,制备微球的过程中多数的药物将逐渐扩散进入水相而使制得的微球包封率较低。选用脂溶性大的药物制备微球将会获得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 2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
试验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中阿司匹林的含量。本法通过碱水解后测定水杨酸,求算阿司匹林的含量,方法简便且排除原料中水杨酸的干扰。
3 阿司匹林微球体外释药行为
微球在0.1 mol/L盐酸介质中的释药试验表明,乙基纤维素作为载体材料,呈现较好的缓释效果。可能由于药物较多沉积于微球表面,所以初始释放度较高。经过8 h后,药物释放度增加缓慢。这可能由于阿司匹林为一弱酸性药物,在0.1 mol/L的盐酸介质中离子化程度低,溶解度小而导致释药不完全。
标签:药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