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10-14
本文讲述了关于公司报告语言信息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一、对外报告中的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
按照信息的表达形式,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内容可分为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两部分。
1.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
数据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在对外报告中通过数字形式列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所有项目都属于数据信息。会计报表是上市公司提供数据信息的主要媒介。
语言信息是指公司报告中除数据信息以外,其他所有以文字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信息。当然,语言信息中并不完全排除数字的存在,那些夹杂于句子中间的数字,也归于语言信息的组成部分。
2.语言信息的主要特征
语言信息以非财务信息为主。股东情况、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等非财务信息,是公司对外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篇幅计算,非财务信息在公司报告中应占主体地位。尽管财务业绩是企业经营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它并不能够代表全部。公司组织和文化、人力资源、产品竞争力等非财务信息在预测公司发展前景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信息为企业提供了自愿性披露的机会。我国目前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为辅。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改善公司信息质量,而且根据透信理论,企业本身也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要求。公司报告的语言部分以灵活性见长,在强制性披露的范围之外,公司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和需要向投资者提供自愿性披露信息,以年报为例,其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经营情况”、“盈利预测”、“新年度计划”等部分都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和机会。
语言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增量信息。公司报告中的语言部分已不再仅仅是对会计报表的解释和说明。语言信息的整体信息含量明显上升,决策有用性持续增强,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兴趣。西方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公司报告中的文字部分是管理层讨论公司业绩和重大事项的主要形式,它所承载的信息量要多于基本会计报表;并且,公司报告中的文字部分主要采用非专业语言对公司年度业绩进行解释,这种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对非专业信息使用者来说,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语言信息披露研究的重要意义
1.上市公司管理层存在操纵语言信息的动机
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人的目标取向并不完全一致。经理人有可能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而牺牲股东利益。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是企业的“内部人”,所有者作为“外部人”,不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当所有者与经理人签定了聘用合同后,所有者的利益将取决于经理人的行动,他们不能肯定经理人是否有积极性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此时,所有者的利益面临着道德风险。
为了协调与管理层的目标差异,投资人试图通过激励机制诱使经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符合所有者目标的行动。但是制度安排的作用只能使经理人的目标和股东的目标趋向一致,减少道德风险对所有者利益可能造成的损失,但它并不能够根除经理人的“利己”动机。不论激励机制是否有效,在一个经营周期结束、公司业绩已定的前提下,管理者仍然会采用一些手段尽可能地“美化”经营管理成果,博取高额报酬。会计报表的粉饰甚至作假,即是最好的例子。同样,公司报告的语言信息部分也有“美化”的方法。“语言美化”表现为语言内容选择和语言形式设计,它比“数据粉饰或作假”更为隐蔽和不易察觉,但其危害是同性质的,它们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对投资者的未来决策产生误导。
2.多数语言信息处于审计范围之外
长期以来,会计报表一直被视为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核心,投资人几乎完全依赖于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资产情况和收益能力。为了保护投资人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人的利益,企业财务信息不论是在形成过程还是在披露过程,都受到严格的制约,标准化、数字化是财务信息的显着特点。相比之下,其他信息多采用文字描述的表达方式,通常被看作是会计报表的解释和说明,投资人只把它作为决策的参考,是财务数据的补充。因此,这些语言信息在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更为灵活,也不需要经过审计检查。
与多数西方国家类似,在我国,除会计报表附注以外,公司报告中的语言部分并不属于独立审计的范围之内,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语言表述的内容和方式握有控制权。独立审计的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除会计报表附注以外的文字信息都没有独立审计的保证。会计师要做的只是阅读这些材料,判断是否与财务报表一致即可。注册会计师虽可以就语言信息内容是否与报表数据相符向委托方提出建议,但这一点并不构成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3.语言信息正日益成为管理层操纵的对象和工具
管理层在信息上具有其他利益相关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给予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信息披露的空间。其中,对语言信息的操纵空间还要大于对报表数据信息的操纵空间。这是因为,报表数据属于强制性披露内容,其数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有诸如《会计法》《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定,存在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再经独立会计师的检查验证,大大压缩了管理层可操控的范围。而语言信息则不具备这些条件。虽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等法律法规也对上市公司报告的语言信息内容有所规定,但是语言信息本身的灵活性特点,极大地限制了相关法规的详细程度。在这些法规中,大多是对要求披露或建议披露的内容作了界定,其中留给上市公司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尤其是自愿性披露部分,几乎完全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所掌控。在上述便利条件下,管理层就有机会对语言文字进行“管理”,不落痕迹地在语言信息中溶入自利倾向。
资本市场发达的西方国家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重视年报语言信息质量的研究,其准则制订机构也在着手出台规范公司报告语言信息质量的法规文件。然而在我国,不论是证券监管机构还是学术理论界,对公司信息披露的关注焦点一直集中于数据信息质量,对语言信息质量极少涉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空白使我国公司报告语言信息的质量缺乏基本保证。
三、语言信息研究的重点问题——印象管理
将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的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理论延伸到企业行为中,印象管理是指有意或无意地试图控制企业信息主要受众的印象的企业行为。其中,企业信息的主要受众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机构、供应商、顾客、员工以及一切其他企业利益相关人。
(一)印象管理的主要表现
1.自利性归因
上市公司在报告中进行印象管理的最常见手段之一是自利性归因。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公司管理层在解释公司年度业绩的产生原因时,脱离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存在自利性倾向,通过归因行为来保护自己和规避责任。自利性归因的常见手法是:将正面业绩归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因素,将负面业绩归于客观的、个人无法控制的环境因素。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自利性归因的目的是美化管理工作,宣传公司业绩;或者夸大环境因素影响,掩盖管理问题,挽救公司形象。
从短期来看,自利性归因行为可能使对外报告的读者对公司经营水平的认可程度超过其实际情况,为公司和管理层带来一定的好处。但从长远角度,自利性归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自利性归因是对客观事实的歪曲,那些经营不善的管理人员在各种借口的掩护之下,长久把持公司的管理权,使公司在“业绩差——借口——业绩更差”的泥淖中越陷越深。过度的自利性归因行为,还易于被投资者所察觉。一旦投资者对企业凭借的托辞产生了疑虑,企业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不止于退回到其本来面目,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不信任会波及其未来报告中的真实信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远远超过公司的短期收益。
2.操纵可读性
印象管理的另一个常见手段是人为调整对外报告的可读性。所谓可读性是指文章的阅读难度。影响公司报告可读性的因素包括会计术语应用频率、平均句子长度和篇幅大小等。对外报告的可读性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信息使用人能否获得公司报告中所承载的信息。研究证明,在投资者中占绝对多数的非专业人群对于阅读难度过高的公司报告存在理解困难。
很多研究学者(注:如Adelberg(1979)、Corutis(1998)、Smith&Taffer(1992)等。)在对公司报告进行研究时,提出一种假设:当公司业绩好、管理层希望所有利益相关人更好地了解这种业绩时,就在对外报告的撰写中运用通俗明了的语言,提高对外报告语言部分的可读性;当公司业绩差、管理层试图掩盖公司的问题时,就会在对外报告的撰写中有意运用更为抽象的会计术语和复杂的句式,通过加大阅读难度来影响读者的理解。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财务成功的程度与可读性指标相关。绩优企业与绩差企业相比较,其报告明显容易读。
3.其他
语言特色只是印象管理操纵的主要方面。在实践中,企业运用综合信息传递策略构建公司形象,包括设计对外报告的内容、语言形式、封面、图片、颜色、段落、字体、图表、纸张等,所有这些都是为创建和维护公司形象而服务的,任何一个可以想到的工具都可能被用于尽可能地美化公司及管理层形象,并影响商界和个人投资者的感觉。
(二)印象管理行为对公司报告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论财务会计概念》中,详细阐述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可靠性和相关性。作者认为这些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既适用于量化信息,也适用于非量化信息。
1.印象管理行为对信息可理解性的影响
如果信息使用者不能理解会计信息,既使与决策相关,也不可能有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可理解性的描述是,“编制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那些于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应当是可以理解的”,“使得信息更加易于理解,从而扩大其用户的范围,可以提高信息的效益性。信息的可理解性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面是用户的特点,一面是信息固有的特性”(论财务会计概念)。
上市公司管理层所编报的财务报告应为广大信息使用者所理解,这是上市公司信息质量高低的前提条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在信息的可理解性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财务报告的编制角度考虑,我们可以用可读性指标来衡量信息可理解性的程度。从理论上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阅读上的难易程度,即可读性,应是稳定的,与公司的业绩无关。但是当公司的管理层在财务报告中加入印象管理的因素,人为随意根据业绩调整财务报告语言部分的可读性时,信息质量就不再是财务报告编制的目标了,而是变成了管理方印象操纵的工具。
标签:公司研究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