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09-05
但一个国家是否繁荣,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却决定于该国的中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但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困难的困扰,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体制,渠道
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国是否拥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型企业。但一个国家是否繁荣,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却决定于该国的中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有了令世界为之称奇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困难的困扰,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打破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
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作用和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要途径
就业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大问题。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面临着数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工商企业转移,存在数以千万计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历史性任务,就业压力之大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扩大就业的难点,一是资本短缺,二是人力资源先天性结构缺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技术的人太少。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遍布城乡,可以缓解或规避这两个难题。有资料显示,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仅相当于大型企业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同样数额的投资,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人数是大型企业的四倍。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者劳动技能要求较低,很适合我国流动人口素质偏低的现实。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舒缓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途径。
1.2中小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
中小企业几乎全部分布于竞争性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成为我国经济主要的增长点。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始终在两位数以上,远高于国民经济总的增长速度。同时,中小企业以其灵活而专业化的生产和经营,给配套的大型企业带来协作一体化的好处,使大型企业节约成本、分散风险和增加盈利成为可能,可以说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免费论文参考网。
1.3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方面的生力军
中小企业面对剧烈竞争的市场,生存危机意识强烈,有很强的创新动力;中小企业“船小好调头”,经营灵活高效的特点,能以最少的环节,最短的时间,迅速把科研成果商业化。据报载,美国小企业完成的科技发展项目占全国科技发展项目的55%,小企业人均创新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我国深圳首批认定的9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企业” ,94家技术先进型企业,124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分别占100%、76%、90%。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当之无愧的生力军。
1.4中小企业是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的主要力量
大型企业主要提供标准化、大批量的大宗商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个性化消费渐成时尚,这是大型企业力所不逮的。中小企业因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规模较小、沉没成本和退出成本较低等特点,可以直接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巨大,对分散量少的资源不易有效利用。中小企业可以就地转化、加工和销售,不仅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地方财政创造了财源,也为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能。
2.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企业如果不与资本市场结缘,仅仅依靠自有资本的积累滚动发展,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的,其发展速度必然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最终成为市场淘汰的对象。但是,与资本市场结缘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对中小企业尤其如此。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重重,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首先,中小企业融资总额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成比例。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融资形势虽然有所好转,总体上看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免费论文参考网。近年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大于50%,但融资额占总融资额比例始终徘徊在30%以下。
其次,融资渠道过窄。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间接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占绝大份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绝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极少部分。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不少中小企业被迫地下资本市场甚至向高利贷借贷,以致在高息盘剥下,走上不归之路。
标签:金融研究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