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银行管理论文

关于关系型融资理论述评

编辑:sx_chenl

2016-09-01

关系型融资是在90年代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被认为是前沿问题而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而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关系型融资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一、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关系型融资是在90年代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被认为是前沿问题而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而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关系型融资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就胡莹认为其现实基础是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上的不科学、财务经营信息披露不完全且成本高而导致的与贷款机构的信息不对称、缺乏市场所公认的担保和抵押品等导致融资困难问题。关系型融资的理论基础是信贷配给理论和西方金融中介理论。信贷配给模型是由Stiglitz和Weiss(1981)提出的关于银行信贷行为的理论模型,说明了信息不对称下银行贷款的理性行为,即一个均衡信贷市场上存在借贷差额。而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中介在解决借贷双方的融资激励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而Stiglitz和Weiss提出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信贷配给等问题说明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所在,即借款银行都希望把款项接借给信誉好且能够按时还款的借款人以确保本金的安全以及较高的利息收入,信誉较好的借款人与借款银行要求的高回报是不能兼得的,因为高收益是与高风险并存的,即还款可能性小,这也就要求银行对于贷款利率的权衡和对借贷人做出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我国中小企业除了具有管理上的不科学、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信用级别低等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具有的问题之外,还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处于产业链低端、以劳动密集加工出口型为主导、缺乏品牌等。中小企业在解决我国就业人口、增加国家税收、增加进出口、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血液”—资金的解决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保证了企业平日的正常运转,还有可能让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搞开发创新,从而加快我国产业结构改革的步伐。

关系型融资虽兴起于90年代的西方,但其所做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应体制下,因此对于适应类似我国这样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这方面研究还相当欠缺。因而本文从关系型融资的现有定义的界定、国内外对于关系型金融研究的现状以及关系型融资的优势与不足及相应已有的解决办法等方面尽量全面的梳理与归纳关系型融资现有的研究,希望让不了解关系型融资的人能够通过本文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能够为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二)关系型融资的定义

到目前来看,对于关系型融资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从企业的角度,Peterson和Rajan认为关系型融资是这样一种融资关系:即能是企业获取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多的资金,但得在信息可以大规模生产并且这些信息是可以长时间使用的前提下。从融资收益的角度,关系型融资被定义为“出资者将一系列事先未明确的情况下,为了将来不断获得租金而增加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来自青木昌彦,米达尔.丁克(1998)。从关系专用性投资的角度,Boot认为关系型融资是银行为了获取企业的专有信息而进行的关系专用型投资的一种金融服务,并在与企业长期的交易中通过对企业更多信息的掌握而对其未来的盈利前景作出判断并以此来估计从中获利的可能性大小。从贷款技术的角度,就Berger和Udell看来关系型融资是银行通过对借款企业的长期的、多种渠道的接触所获取的关于该企业的相关信息而作出的贷款决策。

总的看来,关系型融资强调银行对借款企业内部信息的掌握,比如真实的财务状况、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等所谓的专有信息,这些信息成为银行决定是否继续和以什么样的条件借款给企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给了银行对于未来更高利润的获得的可能性。

Boot等人认为不同于非关系型融资,即保持距离型融资,关系型融资具有以下特征:(1)金融机构拥有企业的专有信息,这些信息是外界公众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法获取的;(2)金融机构拥有的专业信息是通过与同一客户或者多种金融服务交易而得到的;(3)内部信息对于局外人自始至终具有机密性,仅仅为关系型融资双方所持有(4)关系型融资中,关系银行会倾向于所贷款项目的长期盈利,因此关系银行有可能派专职人员进驻该企业进而敢于其治理以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状况

介于Stiglize和Weiss首次提出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信贷配给等问题,以此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是信贷配给的重要原因,这一发现同时也说明了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型融资的可靠性。最早的研究源于Stuart、George等人,他们通过对银行关系下的均衡贷款价格进行研究,认为企业关系的期权性质决定了关系的持续将改善银行的信息结构,使银行相对于潜在的借款人有信息优势,与此同时也减少了收益的不确定性与期权的价值。

Petersen&Rajan提出了关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型银行模型,说明了借款人在向银行借贷初期,银行会因为对借款人信息的缺乏而提高利率,但随着信息的积累,银行会以较低的利率进行贷款从而增强了资金的可获得性。

Boot&Thakor得出抵押品会随着双方交易时间的变长而减少。因为随着银行与借款人长期的交易,银行掌握的内部信息也随之增加,相应就会要求借款人提供较少的抵押品。同时在银行向借款人供给金融服务之余,也可以通过借贷协议来监管借款人的表现获取信息,从而有利于减少贷款资金成本。

Gande,Pur&Saunders指出关系银行会利用其垄断信息从借款人处获取高收益。因为一旦双方关系破裂,借款人就有可能被外界怀疑其资信问题而再次遭受融资难的问题。

Allen、Udell and Howard 则是通过对一些数据的验证来说明关系型融资的益处,即随着银行在于借款人长期交易的过程中获取的专有信息的增加,借款人借贷的利率也就越低,用于抵押的物品也就越少且可获得的限额贷款越高。

青木昌彦和Dinc(2000)指出,关系型融资的初始投资者在不具有数码信息的境况下,根据企业的意会信息和对企业产生的良好预期下对企业进行投资。因为中小企业一般在各种比如财务信息、经营信息等都不完善和不符合标准,而意会信息是可以在与企业的长期交易接触中掌握到的,从而银行有了减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依据,使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成为了可能。

关系型融资能够很好的降低风险,从而使贷款的风险从边界外回到边界内,以保障贷款的有效发放,俄罗斯经济学家Lucleaven(2001)在实证分析后得出的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关于关系型融资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出发,强调“小银行优势”,主张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张捷,2002;林毅夫、李永军,2001)。国内的一些研究都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研究之上的扩展和以国内银行与借款人关系的现状的研究。例如王磊、伍新木在Stieglize和Weiss的信贷配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信息不完备的信贷市场引入抵押的作用,研究了抵押与带快利率的变动对于逆向选择和信贷配给的影响。

张捷通过研究信息种类与银行组织的关系分析得出了关系银行在与借款人长期交易接触中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相关借款人的各种种类的信息,从而决定是否借出款项,包括一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软信息”,而不局限于符合标准的财务报表和抵押品等,由此得出关系型融资适用于中小企业。

吕国省和王昭凤对美、日、德三国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美国的市场银企关系制度提高了银行与企业的经营效率,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制度也增加了经营的风险;德国的银企制度分为偏企业型的和偏市场性的,研究认为这样有利于银企长期的发展和稳定;而日本的主银行制度责备视为在现代开放经济下阻碍其发展的一种银企制度。

二、关系型融资的优势与不足

(一)优势

1.有利于信息生产的高效性

银行的业务有80%来源于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信息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1977)这样认为。除了原始资金的投入外,大部分是对于存款人和借款人的尤其是借款人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甄别、分析等。在关系型融资的中,随着关系银行与借款人交易次数的增多,所获取的专有信息即其他金融机构不了解的,也逐渐增多,而这些信息优势在成为关系银行贷款的依据之余,也可以使关系银行获得更的租金机会,反过来又可以要求企业为其提供更多的内部信息和更多长期的融资(von Thadden,1995)。从某种相对于要在公开市场上透露信息从而接受来自社会各方的监督以获取融资而言,借款人更加倾向仅令关系银行掌握其内部信息,而关系银行为了保持信息的垄断性也乐于为其保密(Bhattacharaya,Chiesa,1995)。由此看来,对关系双方都有利。

2.有利于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贷款的可得性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