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9-30
在股票债券化意识的支配下,投资者从一开始就淡化了对自己作为股东应有权益的正当要求。在近代公司制度中,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主要是通过股权机制实现对公司经营运作的监管。股东的应有权利大致包括选举董事与监察人,请求查阅公司账目,就公司营业状况向经理人员提出质询,请求分派应得利益,参与决定公司营业方针等,这些权利是借助在股份均一、股权平等基础上建立的决议和投票机制实现的。股权是投资者基于出资行为而取得股东资格后应得的合法权益,股权机制是近代公司进行内部约束、实现健康运作的必要条件。但是在股票“官利必付”制度影响下,民众投资企业后,关于公司寻切事宜多不过问,抑且不愿过问,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如何收受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并不感兴趣,只考虑股息愈大愈有利,毫不关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32](P.1012)。例如苏州苏经、苏纶两纺织厂股东“除年收股息七厘外,于两厂营业盈亏始终未尝过问”。后来,两厂拟招集股东大会,商议经营方略,但大多数股东表示“但愿年收股息,不愿与共盈亏”[39](p.267)。再如大生纱厂的股东“始终不知厂在何处作何状者……殆十居八九”[40](p.87)。如此,公司股东就成了变相的债权人,他们手中的股票不啻一张借贷字据。因为耽于官利,不重股权,就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严重脱节,股份公司权力制衡,民主决策的运作机制得不到体现,从而为经营管理人员的独断专行和营私舞弊提供了条件。梁启超曾对此有过检讨:“我国各公司之股东……但求官利之无缺而已”,而于公司经营事务并不过问,则“(公司)职员因利用此心理,或高其官利以诱人,其竟由资本内割出分派者,什而八九……股东初以其官利有着也,则习而安之,不知不数年而资本尽矣”[31](P.117)。
“官利必付”是晚清股票债券化的突出表现,这种富于民族特色的商业惯习对中国公司制度建设产生的不良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当时的外国商人指出:“这种制度一天不改变,中国的公司企业便不能有稳固的发展”[32](p.1012)。今天,当我们抨击这种商业陋习时,更多地应理解当时民众的心态。高利贷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经济背景和民众在此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单干”式的投资心态,固然是根本原因,但股市风潮,和政府不良商政对民众投资心态的打击,恐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此也说明,政府行为和股票市场在公司制度建设方面,对民众投资心理所产生的不良作用远比良性作用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应看到,在致力于公司制度建设时,对民众相对滞后的投资理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营造全社会的良性投资理念,方有利于公司制度建设。这或许是检讨中国近代股票的债券性后,对于今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叭喇糖公司之利[N].申报,1882-09-17.
[4]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侵华企业中的华商附股活动[J].历史研究,1965,(4)
[5]裕国当筹其大局论[N].申报,1877-11-06.
[6]接录开金州骆马山煤铁矿章程[N].申报,1882-11-20.
[7]平泉矿务局招商章程[N].申报,1882-06-11.
[8]徐州利国矿务招商章程[N].申报,1883-01-14.
[9]登州铅矿禀案[N].申报,1883-07-13.
[10]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1]书某公整顿矿务疏后[N].申报,1884-05-13.
[12]答暨阳居士采访沪市公司情形书[N].申报-1884-01-12.
[13]公司多则市面旺论[N].申报,1882-08-24.
[14]论赛兰格锡矿[N].申报,1882-06-25.
[15]商船兴废论[N].申报,1884-08-14.
[16]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叙[N].申报,1882-09-27.
[17]股份转机说[N].申报,1884-12-12.
[18]论市面清淡之由[N].申报,1883-10-19.
[19]论股票房屋两案宜立定章以清积牍[N].申报,1885-02-02.
那么关于中国近代股票的债券性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证券投资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