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1-04
由以上举例我们可以发现,张修蓉先生以“孝亲”一事作为“文姬别子”的最大因由所在。且为强化“重孝”说,又以其父蔡邕(132–192)与历汉诸帝的庙号皆涵摄“孝”字为辅助论证。
案:蔡邕以孝笃名,这种家风当然影响了蔡文姬,何况汉代以“孝”立国,每位皇帝之封号都冠一“孝”字。
而以上二例确实事出有据。我们在《后汉书·蔡邕列传》可检索到相关载记
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未尝解衣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页1980)
张修蓉先生立论所据即是根源于此。而遍览《后汉书》诸帝纪,亦如其所言,其封号皆冠以“孝”字,如其时“孝献帝”即其一也。附带一提的是张修蓉先生以“时间点”为立论所凭,以此论断当曹操(155–220)以重金欲赎回蔡琰时,其使者并未告及蔡琰“亲殁”一事,故蔡琰在思亲心切下,宁舍子而返乡。其原文兹摘要简录于下
琰之被掳,事在初平年间,而非兴平年间。(页40)
从此一往十二年,她始终不知父母已亡。(页40)
曹操以重金赎蔡文姬回乡,显然事先未让其知悉父母已亡。(页37)
由此三端,即可串联张修蓉先生圆说论述的始末。其例证之一,所谓蔡琰被掳一事,“当在初平年间,而非兴平年间”。即因《后汉书》指陈其事为:“兴平中,天下丧乱”。而此处“‘兴平‘当作‘初平‘,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用沈钦韩之说法,当可从。”而“初平”年号方为正朔定解。之所以需重新确认事件年代,乃因亘古迄今对此事质疑相询者多不胜数。如宋人苏东坡及便曾言及此惑
《苕溪渔隐丛话前编》引东坡之言曰:“又琰之流离,为在父殁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驱掳入胡,尤知其非真也。”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文姬别子缘由的再商榷。
相关推荐:
标签:国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