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科技哲学论文

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

编辑:

2014-03-25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至少要包括技术创新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技术创新实践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类型、结构和形态。技术创新本体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的“本原”或“本体”,是寻求技术创新成其所是的“最高原因”。技术创新认识论,是研究技术创新认识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技术创新价值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显然,这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是相互依赖、融会贯通的,比较而言,技术创新实践论是其它研究的基础,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实质上可以被视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实践论。

正是通过技术创新,人类创造了属人的技术世界。今天“技术无所不在,却又无处可见”。首先,与其说我们栖息于大自然之中,毋宁说我们已经栖息于技术世界之中,并且我们仍然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地陷于其中。“技术是现代人类的栖息地”。其次,对于这个人类自己创造的“第二自然”,人类似乎是熟知的,而实质并非真知。今天的技术越来越“厚重”、越来越“深沉”,普通民众与之接触的只是其外围“终端”或“显示屏”,普通民众对它只知道通过简单操作而获得某种功能,只知道其“名称”,比如“这是一台电脑”、“这是一部电话”、“这是一辆轿车”、“这是一张银行卡”等等,而对技术原理和技术体系知之甚少。专家们似乎是知道技术原理的,但鉴于现代技术越来越复杂,现代技术的开发者、制造者、使用者和消费者已经分离开来,而且开发者、制造者和使用者各自又是内部劳动分工精细的庞大的共同体,因此每位专家真正知道的是其局域的知识,而对技术体系整体同样知之甚少。事实是,人类不仅对技术知之甚少,而且思之更少。从总体上思考技术的形而上问题,普通民众和技术专家鲜有人为之,哲学家也是如此。法国当今着名哲学家斯蒂格勒(B.Stiegler)说:“哲学自古至今把技术遗弃在思维对象之外。技术即是无思”。再次,技术.自隐匿似乎已扎根于人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胡塞尔说:“人们一点不懂机器运转的内在可能性和必然性,却能学会正确地操作。”可以说,这句话正是当今人类技术世界的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人类社会疏忽了对技术知识的普及和理解。也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的作用,技术在构造的过程中已经先行的黑箱化。这种技术的黑箱化,表面上是使消费者“减负”,但实质上却是加重了技术的隐匿。最后,人与技术愈来愈紧密联系,它们相互成就。人类不能忽视技术,更不能不思技术。现代技术已经开始复制生命,梦想直接操纵原子而生产,鉴于它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难以逆转的社会影响,现代技术的社会建构,不仅需要高级技能(knowhow)和认识性知识(knowwhat),更需要系统的形而上的知识(knowwhy);不仅需要技术专家、技术共同体的智慧,更需要民众、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智慧。正如星野芳朗所说:“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在各条战线上必须由市民参加的阶段。”由此可见,一方面,现代技术愈是发展,愈需要民众的参与;另一方面,现代技术愈是发展,愈是在加速隐匿。这是当代技术世界的一个内在矛盾。

现今人类的境况是: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人类逐渐从对大自然的无知中解放出来,人类是通过科学而解放;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类又重新陷入了一个无知的技术世界,人类是通过技术而蒙蔽。于是,技术启蒙就成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时代任务。技术启蒙关键是要对社会的关于技术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籍此,建立起人与技术的自由关系。

相关推荐: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思想哲学论文:浅论康德论有道德价值的行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