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02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知道全面协调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那么是不是可持续瓶颈问题是资源问题,所以首先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依赖自然界的物质构成自己的生命机体,人要维持和延续自己的生命,要进行体力和脑力的活动,都必依赖于大自然的充分给予。然而人类毕竟区别于生活于大自然的其它生物,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独立于自然自我发展的历史。2300年前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写出了著名的《第一哲学》,首先提出了“本体论”哲学,强调主体的突出地位。确实,人类从一出现就开始给自然打上了人的印记,使自然界变成为“人化的自然”。恩格斯说,动物通过它们的活动也改变外部自然界,“但是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383)所以马克思说: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只有人能进行有预期目的的创造,或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时表现得是那么不可调和。150余年前,恩格斯就注意到了这一事情的严重性,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分析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0]也就是说,恩格斯强调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首先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克服那种为了自己一时的物质需求,盲目支配和统治自然的短视行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彩论述随处可见。
《易经》八卦与六十四卦每卦三爻,象征天、地、人,体现了《易经》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三字经》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如今古老的东方文明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理念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和谐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语。《说文解字》,“和”,“相应也”;“谐”:“专谓乐和”。《礼记·中庸》:“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尚书·虞书》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从象形造字的原则看,“和”,是一个“禾”加一个“口”,民以食为天嘛,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谐”,言加一个“比”加一个“白”,《说文解字》,“比”,“密也”,成语有“鳞次栉比,天涯如比邻”。言和白都是说话的意思,所以加起来就是大家都说话,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谐”就是说人们只有被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后,才会集中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最古老的中国字眼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哲学原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认为马克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1]
标签:科技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