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西方哲学论文

浅析奇卡诺文学的西方哲学论文

编辑:

2014-11-13

20世纪50年代后的近二十年时间内,在美国的民权运动影响下, 60年代,墨西哥裔人也兴起了一场旨在争取平等权利的社会运动,“奇卡诺”则是这个运动的文化标志,这场运动就是所谓的“奇卡诺运动”。这时的“奇卡诺”不再是对墨西哥裔美国人的贬称,而成为众多的墨西哥裔美国人作为身份认同和民族自豪的标志。从此,在美国的政治界、文学界,“奇卡诺”一词不再陌生,“奇卡诺”文学也就成了20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墨西哥裔文学的代名词。

所以,从奇卡诺的历史背景可见,奇卡诺既具有传统墨西哥裔美国人的特点,又具有特殊的时代特征。也就是说,在概念上“奇卡诺”包含在“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概念当中,但是特指20世纪中期之后的墨西哥裔美国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多元文化当中,“奇卡诺”文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③奇卡诺文学的特点奇卡诺文学作为奇卡诺的精神体现,其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首先,作为墨西哥裔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奇卡诺文学具有混血文化的特点。这一点是继承了墨西哥文化的传统,墨西哥民族是由西班牙殖民者和印第安民族融合而成,在其文化中两种文化也是以融合的方式出现的。在文学作品的选材上可见一斑:一方面带有西欧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有土着印第安人的神秘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如在鲁道夫·阿纳亚的《保佑我,乌勒蒂玛》(BlessMe, Ultima, 1972)中,主人公安东尼奥的父亲加布里尔是驰骋于大平原上的西班牙裔牛仔,具有着西班牙式的自由和放任不羁的性格。而安东尼奥的母亲则是农民的女儿,她从骨子里透露出农民的安分知足,平淡的生活对于她来说是人生的全部。而小说里的另一主人公乌勒蒂玛,则体现了土着文化的神秘色彩。安东尼奥由于父母的原因从小生活在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中,在安东尼奥彷徨时,作为智慧化身的乌勒蒂玛给了他重生。由于美国墨西哥裔形成的特殊历史,后殖民主义色彩成为奇卡诺文学的第二大特点。第一批迁移到现在的美国境内的墨西哥人是由于两国政治上的不平等条约。

20世纪的墨西哥移民同样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斥。虽然没有明显的大国殖民体现,但在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上美国主流社会对在美国领土上的墨西哥裔人的压迫,仍然是殖民主义的体现。生活的贫困,政治生活的压迫和意识形态的“漂泊”带来了精神上的反抗。他们的反抗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色彩。奇卡诺文学的一大宗旨是反抗美国主流文化的霸权,在主流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美国找到其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一栖之地。奇卡诺文学的后殖民色彩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身份的认同。在文学表达中奇卡诺作家们努力尝试并成功地塑造着能代表自身文化的形象,和“他者”形象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正如非裔美国人转向非洲寻求自己的文化模式,奇卡诺们转向土着印第安文化寻求自己的身份。阿纳亚就是通过乌勒蒂玛这一形象构建当代奇卡诺人带有浓厚印第安色彩的自我。

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浅析奇卡诺文学,供大家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进入西方哲学论文栏目。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