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26
二、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文化不光是思想,而且也体现在食物成品上,它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体系。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次结果又取消了”[4]。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化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建立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2、建立生态文明的绿色生活环境。保持和优化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3、建立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方式。“人类要按客观自然规律办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5]”,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赖的人类计划,就会带来灾难”[6]。恩格斯也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7]。绿色生产事关企业生存、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也曾一度出现了掠夺式的经营开发,甚至以牺牲环境换取局部经济发展。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态危机将会加剧。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掠夺式的不合理生产方式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引导我国企业发展绿色技术,实现绿色、清洁生产,使企业的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向社会提供健康、环保、节能的绿色产品,使绿色生产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和常规性措施。
三、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的合理性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人类应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认识的角度解决人类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树立进步的文明的生态价值观,这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它的形成和发展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施,促使人类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中提出要认识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8]。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总之,建设生态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行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要把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作为重要目标,而且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重要目标,研究和分析生态文化建设的结构形态及其路径选择,通过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协调运转和共同作用,形成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使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建设一个全分位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国家。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需要元旦晚会策划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毕业论文标题格式要求
标签:中国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