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论文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彝族火把节为例

编辑:sx_wangha

2013-11-26

广大朋友们,关于“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彝族火把节为例”是由精品学习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火把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项。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得以继承发展,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对了解和研究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对于彝族火把节的开发与保护尤其重要,本文将以火把节为例,阐述凉山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策略。

一 彝族火把节的历史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据《西昌县志》记载,火把节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从活动很隆重的布拖、普格等地火把节仪式来看,在诸多有关火把节的传说故事中,天神思体古兹派喽罗到凡间收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祸害人们,而凡间的人们毫不妥协,相邀在六月二十四这天用火把焚烧害虫这个故事是比较值得信服的一种。

二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一) 凉山彝族火把节的开发现状

凉山彝族火把节定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号,节庆三天。从2O世纪9O年代以来凉山火把节经历过两次重大转型,首先是从民间节日到政府主导办节,然后是从政府买单办节到政府主导下引入市场机制。火把节经历两次转型之后已从一个少数民族的区域性民间节日转变为一个集旅游、政治、经济、文化、娱乐功能为一体的官方大型节日,火把节也成为提升西昌市城市形象的重要依托,成为展现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 彝族火把节开发存在问题

目前火把节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从政府的主导作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旅游景区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较差

凉山州大多景区管理机制不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水平不高、配套设施建设单一,面对游客高峰期,接待服务比较吃力。

(2)旅游市场网络营销工作滞后

凉山州网络营销水平滞后,缺乏专业的网络人员及成熟的网络营销网站。而且网上发布的信息更新周期有点长,各旅游企业缺乏创新,危机和责任感不强,占据市场的主动性不强。

2.从火把节的内容来看,有以下方面:

第一,火把节民间组织性的特点逐渐消失。第二,媒体对于火把节的报道仅限于一些壮观热闹的场景,对其原有的节庆生活气息弱化,久而久之,火把节越来越官场化。第三, 彝族文化的展示方式目前更加倾向于舞台化,起真实性越来越弱。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