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论文

从序列论中国古建筑意匠

编辑:

2013-11-26

2.2单体建筑

单座建筑的平面主要是一种完全根据结构要求而来的形式,并没有因为使用功能的要求而成为一个复杂的组织,以柱网为基本形式,既有规矩的“间”、“架”,又有“增减柱距”和“减柱造”等构造上的变化,也有特殊。模数制的创造,直接为礼制的要求的等级制度服务,同时又为设计和施工者保留了充分的灵活性。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特征以及文化的熏陶,线状的木结构,“两仪生四象”,“天圆地方”的中国文化观念,使得木结构在多数重大建筑中,就呈现一种简单矩形并通过轴线均衡对称关系组成院落的几何秩序。

2.3群体建筑

围绕一个中心轴线组织建筑群也许是一种人类最早就存在的布局方式,中国传统建筑从开始到终结基本上都受这种意念所支配。在大型的建筑群中,串联起来的院组成路,由有层次的路构成整体的群。

受阴阳观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群不仅关注形式,由其关注起内涵。“左祖右社”,即一种文化上的次序在建筑中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格局中,均衡对称不是纯形式的,而是相关矛盾的对称,一如文学。

不仅有严格统一的对称,同构关系与自然秩序表现在另一种特殊的古建筑——园林中。互反关系、互否关系、互含关系三者无意中与《易经》思想的太极图暗合,这种文化的深层次反映不约而同的揭示了中华文化中部分深层本质。这既是一种自然秩序,又是一种均衡对称秩序,反映了中国有机地自然观。

2.4典型制式

2.4.1方位

“主座朝南,左右对称”是中国传统的主要建筑平面构图准则,它基本符合中国人的使用需要,与中国在北半球温带的居住需求相适应。因此两三千年间都一直坚持下来。面南称尊不仅是称帝的代名词,也使南向成为了方位序列中最为重要的方向。

2.4.2对称

强调中轴的思想来自浓厚的民族意念,它反映着社会意识和技术组织的统一。在城市中从单座建筑到总体规划之间一直都保持着一种严密的组织关系,即使城市规划方式有了改变,这种关系仍然持续的存在。

2.4.3中轴序列

封建社会礼制发展促使轴线作用不断加强,从而轴线上的空间序列变化也极为丰富,形势发端并发展,运用于建筑的远近、大小尺寸设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