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26
日本馆紫色的蘑菇造型,很难让人把日本的形象与之产生直接的联系。但走入内部浓郁的日本文化气息无处不在,对于细节的关注,对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高科技手段,这一切非常和谐的并置在一起。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当代日本,传统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
波兰馆的设计,如果我们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智慧。一张小小的剪纸,巧妙的将这种形式用于建筑的表现,只能说是智慧的。剪纸在中国,日本及其它一些国家是一种普遍的民间艺术形式,波兰在建筑上大胆采用这一形式并大获成功。建筑中充分体现了剪纸的神韵,并赋予魔幻般的光影。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波兰馆的设计是值得借鉴的。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无数的艺术瑰宝,中国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是不容质疑的。只到明代中国的科技,艺术,创造力都是世界领先的。为何今天的人没有了创造力呢?值得我们去深思。
我们的邻国日本,当代的崛起和在设计上所拥有的国际声誉和地位以及设计在商业上的成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日本也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最初引进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时候,一直坚持自己的一些民族特色而非简单的复制或同质化。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学习过程后,一跃成为世界设计强国。日本的设计有其鲜明的特色,所以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从小的工艺品到数码产品再到建筑,除了一流的品质,到位的设计更是成为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以景泰兰和传统漆器为例,就技术实力而言我们不比日本差,为何在国际市场上的境遇如此的悬殊呢? 日本产品多为高级艺术收藏品或奢侈品,中国的同类产品只能是中低端,甚至是当地摊货。我们不谈商业操作上的差距,首先设计上的差距是巨大的。中药在我们国内还在是否是属于伪科学而争论,日本的高科技中药生物制剂已经占据了全球的高端市场,其次是韩国。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中国原创的缺乏不仅在设计界,文化界也是如此。归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创新的冷漠,无追求。一位歌唱家,一位画家,一首成名曲,一幅代表作。可以让他们以此为资本混完一生。直接导致大多数人不需创新,也可以有名利双收。
(2)大众对原创的理解和要求不高。翻拍三四次的影视,照样有好的商业前景。多次盗版拷贝的产品也可以大行其道。
(3)中国教育模式的问题。直到大学本科我们的学生都是订单式生产。如工厂做一个螺丝钉,没多大区别。这种情况下我们期待出现不世奇才,有些强人所难。这种一考定终生的制度,答案的标准化,很多有想法的奇才很早就被改造为庸才了或直接就淘汰了。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创造力,而是适合有创造力的人生存的土壤。所以全社会对于原创的支持,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才的多元化培养这些观念上的问题是最先要解决的。
通过上海世博的展示,观众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原创的魅力之所在。对于每一位观众,特别是从事设计的业内人士,是一个很好的启迪。每一个人都应从新审视原创的意义。
中国设计的出路在哪里?首先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做设计特别是要做有生命力的设计,没有文化的支撑是做不好的。设计走到今天注重的不仅是一些外在的元素,更看中是其精神内涵和神韵。中国古典园林,文人画,以及书法中所蕴涵的美学思想,对意境,情趣的把握很值得我们去学习,还可以从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吸取营养。从而形成中国自己的设计。不再做一个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引导者。不需要过多的说明,不要刻意的强调,当观者第一眼看到产品或作品时就可以感到它就是中国的,是有独特的中国文化气息的,那么这样的设计就是基本成功的。
作为设计界,应该拒绝平庸,做到非原创不设计,拒绝粗制滥造,拒绝复制,同时应该有一种更包容的心态积极接受新事物。作为中国的设计,应立足于本国国情,立足于现实需要来开展。中国面临的问题如: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养老问题。这些问题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作为我们设计的出发点, 实实在在的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原创产生的过程。因为关注人需要的设计,才是有意义的设计。
设计的教育,美学的教育,也应该从小开始,只有民众美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才可以真正推动设计的全面提高。从而营造好的设计氛围和利于原创产生的土壤。
上海世博带来的设计启示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需要元旦晚会策划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毕业论文标题格式要求
标签:中国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