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化学老师的课程发展浅析

2013-01-09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对教科书组织结构的把握程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主题、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学生认识规律结合起来理解化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如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围绕5个基本主题分12个单元进行编排。5个基本主题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12个单元依次是:(1)走进化学世界;(2)我们周围的空气;(3)自然界的水;(4)物质构成的奥秘;(5)化学方程式;(6)碳和碳的氧化物;(7)燃料及其利用;(8)金属和金属材料;(9)溶液;(10)酸和碱;(11)盐、化肥;(12)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主题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分单元2、3、6、8、9、10、11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编排。“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主要集中在单元4。“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以集中(单元1和单元5)和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各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化学与社会”采取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和集中(单元12)的方式进行编排。

3.4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以教学目的为参照的。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的“效标”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只有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明确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少具体课程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有涉及,教师应该注意到学习要求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1阶段的学习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

3.5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既是教师角色的根本体现,也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水平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教师可以从4个方面提高其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1)关注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既要关注具体的学习内容,又要关注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及其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已有学习水平和新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难度适宜、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挑战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3)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主要包括知识内容和方法经验。教师应认真研究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分析与新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将新内容的学习与已有经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4)关注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转化”式加工,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表征,以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

3.6对具体内容的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教师教学设计阶段的认知活动,对于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师应该进行“结构式”的教学分析。(1)教科书内容分析。课程标准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标准的“具体化”需要借助教科书来实现。具体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任务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是以教科书内容分析为前提的。教科书内容分析就是以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为指导,在研读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列出内容主题的具体化内容。(2)具体内容的教学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没有具体到具体内容这一层面,为了设计出具体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要求,在教科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尤其是“行为动词”的确定。(3)学生已有经验分析。教师通过认真研究教科书内容结构,分析与新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找准教学任务设计的“起点”性基础,明确有意义学习的目标结构。(4)教学任务分析。教师在具体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教科书可以利用的教学任务资源,设计每一内容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对于教学活动应该具有引导性,对于学生的学习应具有挑战性,尽可能以问题的方式呈现,难度设定在“最近发展区”的框架内。(5)教学活动结构分析。以教学任务为宏观教学结构,研究具体内容的知识性质及其产生方式,分析教科书中具体内容的活动结构,将宏观的教学任务“活动化”。(6)教学表征分析。教学表征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具体内容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情境、实验、活动、解释、模型和文本话语等表征资源,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表征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

精品学习网 化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