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活安排教学时间,适度整合探究内容
在听课调研过程中经常听到不少教师抱怨课时紧张,没有时间安排探究活动。对此笔者认为,整个教学设计要做到科学安排,合理预留探究时间,为学生的探索发现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对于教材中的探究栏目也不能盲目套用,而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对相关栏目进行适度的整合或改造,更好地践行“用教材教”的理念。
例如,在进行必修2第2章“化学能与电能”一节教学时,可将教材的“科学探究”(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电池装置)改造成为“探究构成原电池的必要条件”,从而与前面的实验2-4进行整合,把学生在已知基础上进行的装置设计变成在未知状态下探索发现的过程,更加契合探究的涵义,同时适度的整合也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预先设计探究方案,提高科学规划能力
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案是成功进行探究活动的必要前提或基础。因此在探究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的,预先设计可行的探究方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规划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科学的探究方案应包括探究目的、科学假设、实验用品、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切不可为节省时间而省略设计过程,使得科学探究有名无实,变成“照方抓药”式的低效活动。
例如,教材必修1第3章第1节的“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实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理想的探究方案:明确探究目的,做出科学假设,设计合理装置和操作步骤进行探究,从而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理论实验相互结合,突出实验探究方式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开展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在科学探究中离不开必要的理论假设与逻辑推理,但实验探究仍是科学研究的必由途径之一。因此,在利用“科学探究”栏目进行教学时,必须凸显实验的基础地位,让学生尽可能通过动手操作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切忌将探究活动搞成纯理论推导的过程。
例如,教材必修2第3章第3节的“科学探究”:设计一个比较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可让学生先行设计探究方案,然后进入具体的实验操作,从而让学生完整地感受这一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同时引导其在实验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理解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4.关注过程中生成的问题,激发继续探究兴趣
下一篇:化学老师的课程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