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学生成就感,培养科研道德和素质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越大,交流的内容越多,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越高,其学习成就就越大,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我们创办了武汉大学《大学生化学学报》,为化学类专业本科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园地。学报刊登优秀的实验报告和业余科研论文,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设计性、开放性、研究性实验的质量和业余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为了端正学风,学院对激励政策进行了修订,发扬“淡名利、重能力”的传统。实施对学生科研成果的公开答辩,加强对创新学分的管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十分重视科技活动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努力在全院营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学院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知名学者举办各类科技创新讲座及报告会,强化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我们积极履行竞争的管理机制,激励学生争取资源、创造条件、展示实力、提高水平、实现“梦想”。竞争机制的雏形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环保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3.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和中心建设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讲:“教是为了不教。”这首先是突出教师的教,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实验平台、积极进行开放实验等,均需要教师的主导和引导,这对师资队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适应研究型和开放型的实验内容,要求教师必须有科学研究的经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适应综合性的实验内容,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验内容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有奉献精神和很高的职业道德。原有的师资队伍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必须从素质上、观念上有跨越式的提高。因此,我们建立的“实验教学—理论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平台,为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首先,在1998年通过对中心实施全员聘任制,建立了一支水平高、数量相对稳定的专职实验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来自化学学院各单位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全员聘任,使中心师资队伍在结构、思想观念、工作态度、支持力度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随后几年中,不断引进博士毕业研究生和归国留学人员。目前中心的15位专职教师中:博士13人,其中归国博士后9人,博士生导师5人。其次,在平台的支持下,理论课教师和科研教师纷纷参与实验教学,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创新性实验。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有80余人。
4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效果通过多年的实践,中心实验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第1—6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中,我院学生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项。化学学院本科生从2005—2010年5年间发表SCI论文294篇,其中典型代表是2008届学生何川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Chem.Int.Ed.》发表论文1篇。2006—2009年,武汉大学化学学院学生有65篇学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
下一篇:烯烃羟汞化学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