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郾演示实验法。即运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攻破教学难点。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动态的操作过程中观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一只底面半径是3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有一段半径是10厘米的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当钢材从水中取出时,桶里的水面下降5厘米。这段钢材有多长?”这道题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钢材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水下降的体积。如何在“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将一段圆柱形钢材放进一个盛水的圆柱形烧杯里,使圆柱形钢材完全浸没在水中,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教师将钢材从烧杯中取出,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过程,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在没有拿出钢材时,水面在什么位置?当拿出钢材后,水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钢材的体积与水下降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钢材取出后,烧杯里的水下降了的那一部分是一个小圆柱,而这个小圆柱的体积与圆柱形钢材的体积相等。这样学生顺利解决了圆柱形钢材的体积问题,进而迅速求出了钢材的长:3?郾14×302×5÷(3?郾14×102),问题迎刃而解。
3?郾运用比喻法。有些基础知识,学生虽然能记住,也能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让他们说出其中的道理,有时往往表述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教学时常常运用比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对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有时还会混淆。为使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我先让学生求出x+20=100,23x=69,x-13=50中x的值,并将求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引导学生观察各等式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抽象出“方程的解”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说明像刚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就叫做“解方程”。最后启发学生说出完整的概念。接着边打比方边演示,将一块(重10克)小石子放在天平的一边,要想知道它的重量是多少,就需要打开砝码盒,找出与小石子重量相等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另一边,使之左右平衡。那么,10克砝码便是“方程的解”,而开盒找砝码的过程就是“解方程”。
4?郾变换叙述法。即运用变换叙述形式的方法来降低难度,攻破难点。我们经常说“思维定式”,确实,学生有时会有一种固化的思维,对于某些“标准形式”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而对稍有变化的材料则出现困难。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变换叙述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就会从中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完成。两队先合修若干天,剩下的工程甲队又用了5天完成了全工程。甲乙两队合修了多少天?”学生对题中的表述比较难理解,给解题思路带来了干扰。为攻破难点,可将此题的叙述形式变为:“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完成。现在由甲工程队先修5天,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修,甲乙两队合修了多少天?”
显然,尽管这两道题的表述形式不一样,但是实质是一样的。因此,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设数计算法。即运用设数举例的方法,通过计算来解决问题。有些题,看上去似乎缺少条件,从而给解决问题带来了难度,这时如果运用设数的方法,便可以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甲数比乙数多25%,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可以设乙数为100,则甲数为100×(1+25%)=125,这样乙数比甲数少的百分率很快可以求出:(125-100)÷125=0?郾2=20%。
当然,有些题我们还可以直接用字母来表示要设的数。
如:“一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的平均成绩分别是75?郾5分和81分。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我们可以设男生为x人,女生为y人,则75?郾5x+81y=78(x+y)化简得3y=2?郾5x,也就是x∶y=6∶5,即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6∶5。
6?郾画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攻破难点,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下一篇: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