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行政公文 > 意见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意见浅谈

编辑:

2014-10-24

(二)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办学经费保障水平基本均衡

1.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县财政部门要优先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资金,确保教育财政拨款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逐年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提高。保证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改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及补充公用经费。足额征收和合理分配使用教育费附加,确保按要求用于改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从城市维护建设税收中提取7%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足额征收新建、改造住宅小区教育建设费并专款用于学校建设。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的教育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学校校舍建设和维修改造、教学设备购置等。

2.建立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发展资金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义务教育专项建设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和各部门、各单位捐资助教,建立县直部门对口帮扶学校建设的工作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减免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规费。同时,通过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变现等多种方式筹集义务教育发展资金。县财政、发改、教育等部门是要加强教育发展资金监管,确保集中使用、用足用好。

(三)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配置基本均衡

1.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县教育部门要继续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安排县城中小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要积极开展“送教下乡”和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结对子”帮扶活动。

2.建立完善教师补充录用机制。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依法依规,严格程序,按岗位聘任教师。按照“空编必补、公开选聘、平衡学科”的原则,持续做好教师定期补充工作。根据寄宿制学校发展需要,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和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炊事、安全保卫等非教学人员。新招聘教师全部补充到边远学校及薄弱学校,缓解农村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3.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县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制定师德考核细则,强化师德考核,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师德水平。全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抓好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达标训练工程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送教上门、远程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依法落实和保障教师工资等待遇。完善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关注和扶助弱势群体,实现不同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基本均衡

1.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免试、就近”入学。要简化入学手续,保证“同校同待遇”,确保每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其在编班、入团(队)、评模、受奖等各个方面享受公平的权利。

2.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由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齐抓共管和学校教职工、社会各界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让留守儿童生活有着落、安全有保障、学习有成效,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完善特殊教育管理机制,加大特殊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有效培养残疾儿童、少年的生存和生活技能,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4.进一步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逐步提高资助比例。健全困难群体学生专项档案,完善跟踪帮扶措施,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引导鼓励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形成关爱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

(五)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城乡学生受教育机会基本均衡

1.提高课程开设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开足、开好各门课程,特别是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课程。要上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需要,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按照“就近、划片、免试”的原则,保证每个孩子就近接受义务教育。

3.巩固提高普及水平。积极推行学籍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明确目标责任,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成果。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9%,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7%以上。

4.认真推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的办法,引导学生留在本服务区就读,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县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全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每学年末对各学校取得的教育教学成绩进行评估。同时,要指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工作考核方案。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健全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科学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6.切实加强中小学校管理。县教育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覆盖每所学校和所有工作环节的责任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创建“生态、快乐、书香、平安”校园,努力将每所学校都办成管理规范、教风严谨、质量优良和群众满意的学校。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基本均衡

1.积极探索适合县域实际、更加有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模式。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基础,以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前提,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为抓手,努力创设特色高效课堂。通过学区联片教研等方式,搭建城乡教师交流对话平台,把有效教研引向深入,快速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促进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发展。

2.推进学校特色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学校努力办出特色,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中小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把特色建设渗透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体育、卫生、劳动、美育和国防教育,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活动,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0%以上,促进城乡学生素质共同提高。

标签:意见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