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升初 > 小升初择校

学校选学生还是学生选学校?

来源:网络共享 编辑:xiaoshengchu1

2011-06-01

 北京近年显现的小升初“择校热”,根源在于初中学校办学水平不服衡,这也是城市义务教诲均衡发展最为突出的薄弱关头。两年前北京启动了新一轮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重点扶持农村学校和城市办学困难学校,提升薄弱初中校办学水平,欢快扩大优质初中学校范畴,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诲公平,成为北京新一轮初中建设工程的主旨和目标。

家长孩子放在这儿我放心

“过去学生纷纷从学校转出,现在主动转入的越来越多了。”西罗园学校中学部校长刘雪梅告诉记者,2004年该校初一新生不足100人,2006年新生达198人,今年新生咨询又是络绎不绝。

2006年,西罗园学校被列为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32所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在硬件建设方面,教学楼进行了整体装修,校园环境进行了彻底改造,办公设施全部更新,教学设施陆续到位。

“再过几年,这里就是新建的专业教室,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受到特色教育――学习我们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了。”宣武区广安中学的周冀生校长指着操场边一片简陋的平房对记者说。不久前,市区两级财政已为这所学校硬件改造投入了500多万元经费。

140中学是此次初中建设工程的32所重点建设学校之一。市里支持的300万元专项资金,结束了七八位教师共用一台旧电脑的历史;区里配套资金到位,则使该校拥有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

伴随初中建设工程的推进,一些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初中校得到了较大改观。按照工程实施方案,全市初中学校三年内将基本完成办学条件达标任务。

软硬件的变化,提升了西罗园学校在社会、社区中的声誉。初一(1)班郑晓芳的家长在看到自己孩子一年来的变化后,坚定地说:“孩子放在这儿,我放心。”

学校

办好不选择学生的教育

在初中建设工程推进过程中,不少硬件设施并不太好的学校,却找到了办学的增长点――内涵发展。

“课改是契机,开发校本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课程的机会。”北京14中分校李建媛校长这样把握办学特色――学校开设了30多种校本课程,建设了标本苑、创新室、谈心室、网络室等专业教室,为学生多元化需求提供充分条件。

“办好不选择学生的教育,让每一节课都精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东城区国子监中学干部、教师的共识。政府财政加大了对国子监中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促使学校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不把眼光盯在学生进校时的状态,而要看重学生走出校门时,经过学校的塑造能达到什么程度;不把眼光紧紧盯在成绩上,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把提高成绩作为单一的教育目的,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用老师的健康心理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国子监中学正是以此赢得了家长的信任。

海淀区学院路中学是一所与社区配套的初中校。由于周边名校、大校林立,该校生源不足,曾是海淀区28所“撮底校”之一。在这次初中建设工程中,这所学校成为了32所重点建设校之一。

面对生源这一“老大难”问题,学院路中学从“小班化”入手,提出“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实现小而精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明确了以“育人”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模式。学校推出“德育全员化”和“师生交友制”,强调“细化管理、措施到位,师生对应、落实到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在学校中找到自己喜爱、信任的老师结成“师生心灵互动小组”。每位教职工认领1至5名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家庭背景、个性特征进行定期或随机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家庭、心理、生活、爱好等各方面的问题。

在启动“绿色耕耘”行动计划为京郊教师送去高质量培训之后,北京市去年又启动了“春风化雨”行动计划,在五年内对城近郊区的400名校长、5000名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为提高北京市初中英语教师整体水平,市教委还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启动了“歆语工程”。

提高校长的治校能力,是北京初中建设工程的重要目标。市级培训部门则每年扩大培训计划和“校长高研班”招生名额,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使所有初中校级领导接受相应的岗位培训。

北京市初中建设工程使583所初中校成为受益者,而最终受益的则是数十万首都青少年。

标签:小升初择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