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9-22
61.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兰”是“蘭”的简化字,不是“藍”的简化字,“藍”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 (罄)竹难书: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63. 人才 (济济):济济,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 如愿以(偿):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 弱不(禁)风:禁,承受。
66. 色彩斑(斓):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 山(清)水秀: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 (少)安(毋)躁: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 水乳交溶(融):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 所向披(靡):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
71. 危如(累)卵: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 委(曲)求全: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
73. 相形见(绌):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74. 向(隅)而泣: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
75. 心无旁(骛):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
76. 心心相(印):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 (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
78. 虚(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 (烜)赫一时: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
80. (湮)没无闻: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
81.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
82. (偃)旗息鼓: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 摇摇欲(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
84. (贻)笑大方: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 (倚)老卖老: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
86. 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 越(俎)代庖: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 ( 优)哉游哉: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90. (优)柔寡断: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
91. 再接再(厉):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
92. 责无旁(贷):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
93. 仗义(执)言:执言,说公道话。
94. 真知(灼)见:见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 针(砭)时弊: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 (振)聋发聩:“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97. 众口(铄)金: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
98. 纵横(捭)阖: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
99. 走(投)无路: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 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小升初考试是小学生进入初等重点初中院校的一次重要考试,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复习,同时也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语文考试易错成语能让大家在小升初的备考 过程助大家一臂之力!
相关推荐
标签:小升初语文知识点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