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简介

2012-11-06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简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简介

课程教材研究所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部署,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进行编写的。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下面从四个方面做介绍:

1.教材的编排

2.教材特点

3.教学目标与要求

4.教学内容与提示

一、教材的编排

这一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四部分。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书后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的安排重点突出,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内容都不是孤立安排的,而是有计划地安排在一个有机的整体里。如汉语拼音第四课,要学的拼音字母是d t n l 4个声母,同时出现,马、兔、大米、土地4个汉字词语。这几个词语不但起着巩固音节、引导识字的作用,而且孕含着一个故事。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可以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这样,就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不是单一的学习拼音字母。学生从一入学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对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2.科学性。

在教材中,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安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识字和写字为例,本册教材突出识字这个重点,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字400个,写其中的100个。认哪些字?应该是认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我们在编写教材之前,做了调查研究,对《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小学生常用字表》等几份资料,进行了分析综合,并加以人工干预,从中选择出最常用的400个字。据统计,这400个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阅读材料的50%左右。学生学会了这400个字以后,就可以阅读课文或浅显的儿童读物,也可以在阅读中增加识字量,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写哪些字?也应该科学。应该是写笔画最简单、最常用的字。从生字表(二)可以看出,所写的字绝大多数是独体字,笔画最多的不超过8画。每课要求写3—4字,而且有一定的共同点。本着“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等笔顺规则,进行安排。例如:识字(一)第1课,三个字都练习“横”。同时练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识字(一)第2课是练习写“先横后竖”的字,同时认识丨、丿、三个笔画。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打好坚实的写字基础。

3.时代性。

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主要体现时代的特点。不论是课文、儿歌还是插图,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感情因素。如,第27页出现了“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的图和句子,渗透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第37页的儿歌《登山》讲孩子们努力登到山顶上,渗透了培养意志品质的教育。课文第13课《平平搭积木》是讲平平搭了许多“房子”给大家住,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体现了儿童对他人的关爱。第18课《借生日》是讲小云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妈妈,表现出儿童对母亲的关心。《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则是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渗透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特别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状态,贴近儿童的生活。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我们的画》《这样做不好》紧密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会拼图》《该怎么办》《小兔运南瓜》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4.倡导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自主学习、在游戏中学习的意图,注重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

在练习、复习、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标题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在充分参与的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自信心。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体现了“我要学,我会学”的自主精神。

教材采用多种形式识字,倡导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贯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如“语文园地一”第6题,“我会认”,把认识的姓涂上颜色。题中画了三朵花,每朵花上有10个字,共有30个姓氏,学过的只有4个(白、马、田、高)。另外26个,让学生把认识的字,涂上颜色,再读一读,鼓励学生主动识字。学习了这道题以后,学生认识了许多常见的姓氏字。

“语文园地四”第2题,是“我会读”,题中出现了校牌、单位牌,让学生读读认认,引导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字,激发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材的最后两课,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全文不注汉语拼音,学生可以借助图画、猜读等方式自己认读生字,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学生自己认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指导。学生从自读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5.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应性。

教材努力贯彻统一性和可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材内容兼顾城乡,有反映城市生活的,如《自选商场》《平平搭积木》,有反映农村生活的,如《菜园里》《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一定弹性,如识字,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