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计划

编辑:

2015-09-19

(二)谈“碰壁”。

1.默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

2.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⑴“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

⑵“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

⑶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恨和顽强斗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3.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

因为年幼时的“我”天真无知,错误地理解伯父所说的话的含义,以为“碰壁”就是真的“碰了墙壁”,在座的人为“我”

天真幼稚的解满丽感到好笑。

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了解了“谈碰壁”这件事,我们继续来朗读第一段中这句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感情

(三)欢度除夕

1. 默读第四部分内容

2.第○16段中伯父放花筒时的表情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头那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乐来”,“脸上充满着的那种自然而和谐的美”。这说明鲁迅先生热爱生活,喜欢孩子们。

2.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文内容看,这第一部分是明确地提出问题。后面各部分是以具体事例做答;从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叙”,先写结果后写原因,明写结果暗写原因。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了解具体事件,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一至四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了解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人,而“我”在伯父去世后,我是怎样想的呢?(我们看原文,大家把它读出来:)“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流露出对伯父鲁迅先生深深地怀念,我们说这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

第二、三、四部分分别记叙了“谈读《水浒传》”、“笑谈‘碰壁’”、“欢度除夕”三件小事。从第一件事“谈读《水浒传》”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谨,更表现了他对作者的关怀与期望;从第二件事“笑谈‘碰壁’”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

憎恨旧社会,抨击旧社会,和旧社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第三件事是“欢度除夕”,我们从中看到鲁迅先生热爱生活,喜欢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看另外两件事,即“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也就是课文第五、六两个部分的内容,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一)研读“救助车夫”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首先我们重点来研读“救助车夫”这一件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

⑴ 创设情境:

① 大家把这件事的开头两句话读一下?

“有一天黄昏,北风呼呼地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

“街上的行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② 第一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是环境描写,北风“怒吼”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反面烘托了鲁迅帮助车夫的热情。

3行人为什么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呢? (因为天气十分寒冷 。)冷到什么程度呢?课文中有一句话最能表现出来,我看谁能把这句话找到了?“我„„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噢!作者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冻得麻木了。你看,多冷啊!作者为什么要写行人的表现呢?(行人匆忙赶路,没有人去理会车夫,暗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冷漠、麻木、没有同情

心,与文后的鲁迅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鲁迅的热情助人。

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⑴体会车夫伤势严重。

“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两只手捧着脚„„地上淌了一摊血”

“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⑵体会:车夫的生活非常悲惨。

“脚上没穿鞋”光着脚是由于家里穷,连一双鞋子都买不起。“天气那么冷还在拉车”是因为他要拼命挣钱来养家糊口。 正因为他伤势这么重,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才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面对这位车夫,鲁迅先生是怎么做的呢?

3、 品读救护车夫(助)(18——21自然段):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18——21自然段自然段,注意21自然段中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

⑴想想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21自然段中表示动作的词来体会。

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 这一系列的动词,描写出伯父给车夫细心的包扎的情景,伯父想得多周到啊!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动作描写,很细致、很具体、很形象地把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过程写出来了。鲁迅先生像亲人一样关心救助这个普通的人力车夫,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尽显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情。

表面看来,帮人包扎伤口是件很平常的事,然而就在这件很平凡的小事上,却闪烁着鲁迅先生不平凡的品质。

(3) 理解句子含义:

当你做了好事后,心情怎样?那么伯父帮助了黄包车夫,感到快乐吗?你怎么知道的?探究“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口气。”

(出示上述句子。)

① 教师引读,问:这是对鲁迅的什么描写? (神态和动作 。)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

⑴“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⑵“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

1.文中两个“清清楚楚”有什么表达作用?

2.文中对伯父的表情、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

这里的两个“清清楚楚”强调了当时的情景给“我”的印象之深;他“变得那么严肃”,手“半天没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

表情、动作的描写,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旧社会的罪恶。这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苦人民的极大同情。

点拨:是的,鲁迅先生当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而黄包车夫一个受压迫受剥削、下层社会的人、在贫穷饥饿中挣扎的人。鲁迅先生和黄包车夫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悬殊,但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的精心,而且没有一点架子,特别是在那寒冷的环境里,鲁迅先生丝毫没有想到自己,却把温暖送给了别人,这足可见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下面我们再一起把这几个自然段集体朗读一下,体会一下伯父这种崇高的品质──同情劳动人民、憎恨黑暗社会。学到这里,我不由想起鲁迅的两句诗(出示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课上到这儿我们每个人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与爱戴,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诵读第一自然段的“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作者失去这样一位伯父的无比悲痛之情。

(五)关心女佣。

1.默读课文第六部分内容。

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

(学生自由回答。)

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

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体贴劳动人民,平等待人;还看出他那忘我的战斗精神。

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⑴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⑵前后照应,篇末点明中心。

 这种写法同学们可在写作文时模仿借鉴。

四、作业设计

1.从自己抄写的语句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启发的仿写几句话。

2.抄写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和表情的语句。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计划,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

相关推荐:

2015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新编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总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