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爱家乡的×× 小学语文

2013-03-13

我爱沙枣树,爱它美丽的花朵,爱它迷人的芬芳,爱它给了我们美丽的游乐场,更爱它长在沙漠里不怕艰苦的顽强品格。

如今,我离开新疆,来到如画的江南已经好几个春秋了,然而,沙枣树的芳香依然飘荡在我甜甜的睡梦里。

【评析】

这则记叙文写得有情有景,寄情于物,读来清新。就像亲眼看到了沙枣树那黄澄澄的小花,黑红黑红的果,就好像已经闻到了枣花那淡淡的、幽雅的清香味。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文章描写的十分具体、生动。在描写中,文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说花蕊像害羞的少女,说枣子像一串串红珍珠。同时,文章又追述了“我”幼时和同学们一起在枣树下学习,在枣树林中秋游的情形。爱它的芬芳,更爱它在沙漠里不怕艰苦的顽强品格,这就使文章的主题通过借物喻人,加深了一层。结尾照应题目,也突出了自己喜爱沙枣树的心情。

我爱家乡的水蜜桃

我的故乡——江南无锡,是一个富饶的鱼米之乡,又是一个盛产水果的地方。又甜又大的水蜜桃就远近闻名。

春天,春风吹拂着桃树,桃树慢慢地结出了花苞。几天以后,桃花相继开放了。花儿有的迎着轻轻的春风先开了,有的却不开,像怕羞的姑娘紧咬着嘴唇不敢笑。最后,花全开了。桃树上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在春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那颜色,似粉玉,像胭脂,又像姑娘们粉红色的脸。

慢慢地,花儿凋谢了,在枝头留下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桃子。小桃子慢慢地长大,变白。到了七八月份,桃子熟了。它的颜色、形状、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

水蜜桃的颜色先是青的,渐渐泛白。到了熟透时,皮变得白而嫩,水灵灵的透明发亮,里面的汁水像要喷出来似的。

桃子先是椭圆形的,上面长满了绒毛。这绒毛十分奇怪,只要手摸到它,一会儿,手便会发痒。桃子渐渐长熟,毛也褪掉了,形状也由椭圆变成圆头带尖的了。

桃子未成熟时要用刀削皮,吃着十分生硬。熟透后,只要用手轻轻一剥皮,皮便整块地掉了下来,汁水也流了出来。这时,白嫩的果肉就展现在你眼前了。咬一口,要立刻吮一口汁,不然,衣服、手、嘴上溅满了甜汁。这时,细细品味,甜到心里,也凉到心里。我可喜欢吃啦!我记得小时候吃桃子,吃得太多,撑得肚子都痛了。

产水蜜桃的盛地有大浮村、阳山村、陆区村,我为我的家乡有这么甜美的特产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我爱家乡的水蜜桃!

【评析】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状物散文。读后,我们的眼前就好像出现了水蜜桃的样子,闻到了它的清香,尝到了它的甜汁。小作者在文中以“情”带文,在说明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自己对故乡水蜜桃的赞美和喜爱。文章首先写桃树、桃花,描绘了桃花的娇媚,抒情性很浓,而这些又为下文水蜜桃的好吃作了铺垫,只有这么美的花才能结出这么好吃的水蜜桃。在说明水蜜桃的成长过程中,作者分别从颜色、形状依次介绍。然后,桃子成熟了,又着重介绍了吃水蜜桃时的感受,文章描绘得逼真形象,活灵活现。最后,又简单地介绍了水蜜桃的产地。整篇文章以桃的成长顺序为线索,以富于文采和饱含感情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故乡的特产。

我爱家乡的八里桥

我的家乡通县,是个不很大的城镇,但这里却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那巍峨矗立的燃灯舍利塔,那绵延千里的京杭大运河,那横卧在通惠河上的八里桥,都是驰名中外的。

在家乡众多的名胜古迹中,我最爱八里桥,它建于明朝正统十一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当初,它既是运粮进京的要道,又是京都东大门的屏障。它不仅在历史上有过重大作用,而且桥身设计和桥栏雕饰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整个桥身呈拱形,用无数块巨石砌成,远远望去像一座突出的小山。桥栏的石柱上,雕刻着一只只狮子,神态各异,有的威武地注视着前方,有的提起前爪跃跃欲试,那精巧的程度,真可以同芦沟桥栏上的媲美站在桥上向下看,通惠河水犹如一条淡蓝色的缎带,闪闪发光。夏天,河里长满了水葫芦。一群群鸭子在河里嬉戏,它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在水葫芦一片片翠叶的衬托下,那一只只鸭子好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花,水在动,“花”也在动。蓝天衬着白云,岸边的绿树红花映入水中,这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