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说课稿 > 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怎么写:铅笔有多长

编辑:

2016-04-02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具体说来,认识新知可分为三大步:

1、认识分米

(1)估一估:教师拿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学生拿出和老师铅笔一样长的小棒。让学生先估一估老师的铅笔的长度,并充分的让学生说说估算的结果和方法,预计:有的是凭感觉估的;有的是根据一柞的长度比一比再估的;有的是根据食指的宽度比一比来估的。教师肯定:这种用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指名学生介绍估的方法,让其他学生听懂并学习他的方法,明白估测也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的估的,真正的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得到发展。

(2)量一量:请学生拿出尺子来量一量铅笔的长度,在量之前提醒学生:“测量前应注意什么?”因为有一年级的基础,有学生就指出:不能把尺子斜着量;又有学生补充:铅笔的一端和0刻度对齐,看另一端和刻度几对齐,就读作几厘米。再放手让学生正确的量出小棒的长。这里,我们最初设计是准备指名学生到展示台前实际测量的,后来大家商议:展示台上展示出的尺子是放大的,有可能会影响学生对1分米的感知。所以我们这一节课就没有安排操作的展示。当量出是10厘米后,教师问:“10厘米还可以怎么说?”令老师欣喜的是居然还有两个学生知道:“10厘米还可以说1分米、100毫米。”老师就顺势告诉学生“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分米做单位来表示,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

(3)比一比:感知1分米的长度,要求学生找一找尺子上从哪到哪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学生的1分米可能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教师引导:不管从哪儿开始,只要是10厘米就是1分米,从而由学生得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成1dm=10cm。再和学生玩一玩用手势比1分米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1分米大约多长,学生的兴趣浓厚。

(4)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在学生不能很容易的说出长度接近1分米的物体时,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学生手掌的长。

(5)练一练:请学生用身上的尺子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长约几分米,老师用米尺量(长60厘米),比一比:谁测的最准确?让学生明白60厘米约就是6分米。

(6)议一议:最后引导同桌研究、讨论米、分米之间的关系,让二人或四人小组在1米长的米尺上能找出几个1分米,并数一数。通过找、数、议的活动,学生了解到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甚至有学生直接归纳出:1米=10分米。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2、建立1毫米的表象

(1)先估再量:让学生先估自己的铅笔的长度,再测量。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有的学生可能懂得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我会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告诉全班学生为了测量的更精确,我们可以用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表示,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并请学生找出尺子上的1毫米用笔尖指给同桌看

(2)先数再议:先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再请学生思考并议一议:1厘米等于几毫米?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10毫米,即1dm=10mm。

(3)先比再说:请学生估计光盘的厚度(约1毫米),再用尺量的却是1毫米。和学生一起玩用手势比1毫米的游戏,教师借助光盘启发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然后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令人惊喜的是学生列举出了很多,如:大头针的厚度,电扇扇叶的厚度等。看来学生对于1毫米的空间感知很到位。这样把毫米与这些熟悉的物品联系起来,毫米这样一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就变得具体了。

(4)先议再量:先议一议:帮助淘气读出铅笔的长度,6厘米多3格,也就是6厘米3毫米;在引导学生了解6厘米3毫米也就是63毫米,为后续学习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奠定一点基础。学生扫除了读数的障碍后,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再次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并读出更精确的长度。

3、阶段小结:引导学生系统的整理所学的长度单位。

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激情促趣,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这时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三)巩固反馈,拓展运用。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在一个情景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两道练习题:

1、根据小动物的身高,选择合适的单位。长颈鹿、小狗、蚂蚁的身高学生很轻松的就读对了,可熊猫的身高学生就由争议了,有的说:熊猫身高约7分米,有的说熊猫的身高约7厘米,看来学生对于熊猫的感知只限于电视的画面。我马上用手势比划了一下熊猫的身高,学生才统一观点:约7分米。再次证明学生的直观感知非常重要。

2、说一说:这些小动物的身高还可以怎么说?这题的安排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是否了解。由于这道题结合了具体的情景,学生解决的很轻松。

3、画一画:我是这样设计的:利用课件动画演示出画长30毫米(3厘米)的线段。学生在剩下的两个中间选择一个画一画。由于学生没有带任何作业本和书,所以我布置学生课后再画。

(四)课堂小结,拓展运用。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