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6-08-05
六、说教学过程
整个结构设计:分成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认:民族乐器”。主要带领孩子认知乐曲中出现的民族乐器,听听它们的音色,了解它们的外形。
第二板块为“听:金蛇狂舞”。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采用分乐段欣赏的办法,带领孩子熟悉乐曲的主旋律,渗透“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通过分组的演唱感受“对答呼应”的音乐表现手法。这也是本堂课的主要环节。
第三板块“识:音乐家聂耳”。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带领孩子认识乐曲的创作者聂耳,简单了解他的生平以及他创作的作品《国歌》等。
分板块讲解:
(一)新课导入—— 认:民族乐器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连连看
现场操作演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熟悉乐曲中出现的民族乐器。游戏的过程是活泼、轻松、愉悦的,也是孩子最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之一,它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变成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使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其次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新课教学——听:《金蛇狂舞》
1.整体听
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年龄,对于以上问题适当给予提示,请孩子根据听到的音乐并为它配上相应的插图。
结论:乐曲给人的感受欢乐、喜悦、热烈、昂扬。速度:快速。力度:稍强。
同时通过图片欣赏引出课题,并进行课题含义的讲解。
金蛇指的是龙船,狂舞是指很多龙船你追我赶的热烈场景。现场操作。
2.分段听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把乐曲分为三小段,然后重点欣赏和分析了其中的C乐段。
(1)请同学仔细辩听了三小段音乐,选出最能表现火热欢腾、喜气洋洋的气氛?
(2)出示C部分歌谱,请同学一起唱一唱:
5 6 5 6 5 4 5 | 1 2 1 2 5 6 1
5 6 5 6 1 6 5 | 1 2 1 2 5 6 1
5 6 5 4 5 | 1 2 5 6 1
5 6 5 | 1 2 1
5 6 5 | 1 2 1
5 5 | 1 1
5 5 | 1 1
(3)请同学观察,歌谱有什么特点?学生召开讨论
(4)师总结:指将原有的乐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在音乐上这种创作手法叫做“螺蛳结顶”。通过这张螺丝图片形象的比喻,帮助孩子理解何为“螺蛳结顶”。操作演示
设计意图:将乐谱进行特殊的排列展示,使得乐曲的结构更为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让孩子能一目了然,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5)请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对答式演唱;
(6)分组加入锣鼓演奏,同时感受速度、力度的变化引起的情绪变化。
(7)填上歌词分组对唱
一二三四五六七,五月初五赛龙舟。
七六五四三二一,龙舟划得快又急,
一二三四五,一起赛龙舟。
一二三,来敲锣,
三二一,来打鼓。
敲锣,打鼓。
嗨哟,嗨哟
感受对答呼应的演唱效果。
(8)欣赏A部分音乐,融入了演唱---节奏打击两个环节。在旋律的开始和结束两端,加入了鼓点节奏,带领学生一起拍一拍,打一打。
过程:击拍鼓点节奏——唱歌谱——击拍鼓点节奏
2/4 X X | X X | X X X | 3/4 61 56 1 | 56 43 2 | 2/4 25 52 | 43 212 |
44 61 | 24 2161 5 | 66 5 | X.X XX | 0X X|
设计意图:在听赏音乐的开始与结束处,加入打击乐器的练习,不仅渲染了乐曲热闹的气氛,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节奏感最好的工具,孩子在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受节奏的魅力。
(9)欣赏B 部分旋律,按节奏边做划船的动作边呼喊“嗨哟”
2/4 55 44 | 55 2 |25 44 | 61 2 | 3/4 42 24 5| 56ⅰ|3/4 6ⅰ ⅰ6 5 | 3/4 56 54 2 |
2/4 25 52 | 43 212 |44 61| 3/4 24 2161 5 | 66 5 |
设计意图:律动的环节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它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边听音乐边做划船动作再现了赛龙舟的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满足孩子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
3.再完整听
最后再完整欣赏乐曲,请同学们把乐曲的顺序排列出来(在此环节运用了白板的一个隐藏功能)
A + B + C + A + B
欣赏在春晚的舞台上,由王力宏与李云迪现场演奏的版本,感受乐曲对答呼应的情景。(视频)
(三)拓展教学——识:音乐家聂耳
介绍聂耳
1.通过一段视频的欣赏,了解聂耳的生平简介,
2.聂耳叔叔不只写了很多反映劳苦人民生活的歌曲,还写了一首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歌曲,老师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跟着演唱。
(四)课堂总结
回顾课堂主要教学内容,鼓励孩子去发现,去欣赏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民间乐器,记住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
以上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的金蛇狂舞音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四年级音乐说课稿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