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感知规律
如果让你们来栽树,在这条20米的小路上,要使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还可以每隔几米栽一棵树?
【学情预设:学生会提出每隔1米,2米,4米,10米,20米栽一棵。】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间隔填上。
小组合作:选择一、两种间隔,用喜欢的方法找出间隔数和棵数,填入表格中。
总长
间隔(米)
间隔数(个)
棵数(棵)
20米
(两端都栽)
5米
4个
5棵
1米
2米
4米
10米
20米
填好表格后,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用画线段图、算一算、数一数等方法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选择方案,并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找出间隔数和棵数,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展示学生不同的探究方法,体现“不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可以不同”的教育思想。】
谈论交流:两端都栽时,植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两端都栽树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棵数少1。
板书:(两端都栽) 间隔数+1=棵数
质疑:为什么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1?
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在两端都栽时,棵数比间隔数多一。】
(5)练习
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你们用刚才所学的规律以抢答的形式来帮忙解决。
两端都栽时,7棵树有几个间隔呢?9个间隔有几棵树?12棵树有几个间隔呢?20个间隔有几棵树?……
【设计意图:全体学生一起抢答,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6)验证
我们利用这个规律来算一算,两端都栽时,100米到底应该种多少棵树?看看前面哪些同学猜对了。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利用所学的规律加以验证。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解题策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应用规律
(1)任意一纵队的学生起立
师:谁能应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提几个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提:有几个间隔?头尾两个同学相距多少米?每相邻两个同学间隔有多少米?】
(2)学校小路一侧插上12面彩旗,两头各插一面,每两面彩旗之间相隔6米,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3)工人架设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长100米,从第1根到第9根之间要拉多长的电线?
(4)学校组织40名同学参加车鼓队排练,请你设计一下队形?可能会排成几排?
【学情预设:1排、2排、4排、5排、8排……】
师:如果老师想排成一排,每两个同学的间隔是2米,想想,这个车鼓队伍头尾相距多少米?
如果老师想排成两排呢?
(5)我们的城市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市里决定在一条长2000米的街道两侧安装节能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算算看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设计意图:应用知识解决孩子们身边的问题,解决学校的问题,解决社会公益问题,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的理念。】
四、全课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想对老师或者同学们说的呢?
五、课外思考
为了进一步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准备沿着宣传廊一旁摆上漂亮的花。宣传廊全长约60米,如果每隔6米摆一盆花,你想怎么摆?一共需要购买多少盆花?
【设计意图: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设计思路: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新增的一个内容,其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上课伊始,对学生们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植树和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而且植树中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经历了猜猜,试试,画画,填填等多种学习形式,自主探究出规律。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学生自由选择方案,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地发现了规律,并构建起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练习巩固环节,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课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学生的发展,把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作为课堂的中心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方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下一篇: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