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资讯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集结号

编辑:

2011-04-08

如今,上社小学的师生已经搬入牢固美观的新校舍。

2008年底,山西省汲取汶川地震的教训,决定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于2009年1月,把这项工作作为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省人民郑重承诺。当年,山西省3834所项目学校开工,面积达485.95万平方米,竣工学校3174所,竣工面积达405.21万平方米。

2009年4月,在中央作出用3年时间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安排部署后,山西省自我加压,决定3年任务2年完成,让广大师生提早1年用上安全牢固的新校舍。截至去年底,山西省共改造中小学9729所,改造面积2224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的目标。

据了解,截至目前,以中西部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且人口稠密地区为重点,已完成6.5万所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竣工面积1.7亿平方米,惠及学生近5000万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工程质量,承受生命之重

今年50出头的李俊明已经记不清,太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240所学校,他跑过了多少趟:带着有关部门负责人去的,自己一个人去的;城区的学校,偏远山区的学校;烈日下顶着太阳去的,雨雪天踩着泥水去的……他甚至已经养成了习惯,每驱车路过一所学校,都不由自主地想进去转转,看看教室、宿舍是不是已经加固过,加固的情况如何。

李俊明是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有个习惯,在学校的工地上,常常抓起一把水泥、沙子仔细瞅瞅,或是摸摸墙体的干湿程度和厚度,再或是拎起一根钢筋看看粗细。这些细小的动作,常令身旁的施工人员“有些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这位搞建筑出身的副市长是个行家,工程质量如果有偏差,可逃不过他的眼睛。

“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人民群众放心的建筑!”这是山西省政府给全省人民的承诺。在校舍安全工程中,山西省始终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履行基建程序,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大力推行“阳光工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校舍安全工程的施工进展、资金使用等信息,自觉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严格工程验收,坚持“实施一所、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的原则,对所有校舍安全工程进行严格验收,凡是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交付使用,使校舍安全工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

这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各环节相关责任人都要签字,这是终身责任。中央规定,今后校舍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即使相关人员离开了原岗位,也要追究责任,校舍安全工程要经得起灾害考验和历史检验,真正建成“精品工程”和“放心工程”,决不能因为疏于过程质量控制,再来“亡羊补牢”。

为确保工程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对排查鉴定、加固改造和新建工程做了全面技术规定,并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等,为校舍安全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组织培训150余次,培训技术人员2万余人。

各地也高度重视,江苏省多次举办省级技术培训,超过1200人次参加;山西省组成200多支队伍,对全省中小学校舍抗震与安全性能进行认真排查;内蒙古自治区把校安工程作为“精品工程”来抓,积极探索新的加固改造方案;安徽省实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在项目竣工时设置永久性标牌,并规定时任县长、教育局长、校长姓名“三长上墙”……

“学校盖得牢,安全有保障,这钱花得值,心里真踏实。”老百姓的口碑,胜过所有的金杯、银杯!

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等不起”的重大民生工程,一所所坚固的学校就是一座座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

相关链接

2009年4月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消除安全隐患。

校舍安全工程的目标是,在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抗震加固、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

校舍安全工程覆盖全国城市和农村、公立和民办、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所有中小学。工程实行国务院统一领导,省级政府统一组织,市、县级政府负责实施,充分发挥专业部门作用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资金安排实行省级统筹,市县负责,中央财政补助。

标签:小学资讯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