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第1章试题精讲:总论

2011-07-12 17:17:05 字体放大:  

三、判断题

1.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2. 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可以长生不老,即使进入破产清算,也不应该改变会计核算方法。()

3. 法人一定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4. 由于有了会计分期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5. 财务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6.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7.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款项和有价证券是企业流动性最差的资产。()

8.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9. 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10. 资金的退出指的是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主要包括提取盈余公积、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11.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并按照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2.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是否归属于本期,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答案部分:

1

[答案]:Y

[解析]:

[该题针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N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持续经营假设的内容。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风险,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以达到如实披露企业实际情况的目的。

[该题针对“持续经营假设”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Y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会计主体和法人的关系。

[该题针对“会计主体和法人的关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Y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会计分期的意义。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该题针对“会计分期的意义”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Y

[解析]:

6

[答案]:Y

[解析]:

7

[答案]:N

[解析]:款项和有价证券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8

[答案]:Y

[解析]:

[该题针对“会计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9

[答案]:Y

[解析]: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的对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该题针对“会计对象”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答案]:N

[解析]:提取盈余公积并不会导致资金离开本企业,不属于资金的退出。

[该题针对“资金的退出”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答案]:N

[解析]: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该题针对“货币计量会计基本假设”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答案]:N

[解析]: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的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是否归属于本期,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实际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该题针对“权责发生制会计记账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会计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