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地理 >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

初三地理复习知识点:总论

编辑:

2013-10-30

七、大洋洲:熟悉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群岛、中途岛、关岛、火奴鲁鲁港的位置。 注意赤道、180度经线的位置。

太平洋中众多的岛屿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1)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之间海上、空中航线和海底电缆的必经之地。(2)是远洋船舶的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但人均资源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如人均水资源、人均粮食等。

澳大利亚 (1)显著特征:面积------768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 地广人稀,2人/平方千米。

人口------1600万(2)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形区。

西部高原(450~600米)中部平原(200米以下)------有大自流盆地

东部山地(800~1000米)------南北延伸的大分水岭 东北沿海有大堡礁大自流盆地的成因:自流井水盐度很高,不适合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可作为牲畜的饮水。(3)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植物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外围的北、东、南三面森林带,向内陆过渡到草原带,到大陆中央和西部沿海为半荒漠和荒漠带。分析原因:

东部山地东侧面迎东南信风,降水丰富。且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湿的影响。南部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丰富。北部沿海夏季(1月份)受来自海洋的西北风的影响,降水也较多。

广大的中部和内地,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稀少,且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又起了降湿的作用。

(4)是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毛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小麦出口占重要地位。养羊区和小麦产区基本一致,属于混合农业。例题2:分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混合农业特点,回答:

该农场种植的冬小麦,收割期在_________(填写表中数码) (2)该地处于__________(地形区)的西侧,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是_________。该地发展 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__。

答案:(1)D (2)大分水岭 承压水 水源灌溉

"躺在矿车里的国家":东煤西铁北铀。铀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铀原料的主要供应者。

(5)主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海港---悉尼。注意两者的相对位置。

八、南极洲(纬度最高、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1、熟练标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

(1)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南极洲轮廓似"蝌蚪",头部沿印度洋,然后按顺时针方向为太

平洋、大西洋。(2)看经度位置判断:印度洋300E~1200E 太平洋1200E~900W 大西洋300W~200W

2、海拔最高的洲: 海拔:2350米,冰层厚2000多米。全部融化,全球海面将上升60~70米。

冰川类型:属大陆冰川,呈盾形,厚度大,体积占世界总体积的90%。大陆冰川向沿

海伸出巨大的冰舌,进入海面时就形成在海洋飘浮的冰山,有20多万座,给海上航行带来威胁。有些科学家提出将冰山拖到某些缺水的国家附近海域,以解决其供水合农业灌溉问题的设想。

3、南极洲气候特点:(属典型的冰原气候)酷寒------纬度高;海拔高;冰面的强反射;西风漂流形成的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

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干燥------处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属于极地少雨带,是全球降水最少的地方。但由于气温低,蒸发微弱,仍较湿润。烈风------吹极地东风,最大风速可达为100米/秒,被称为"风极"

4、资源: (1)固体淡水:冰川体积占世界90% (2)矿产资源: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和煤矿。(但开采困难,运输不便,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开发。 (3)海洋生物资源:磷虾(人类潜在的蛋白质来源)、鲸鱼(20多种)

5、南极考察的意义:1911年,挪威人阿蒙森等首次到达南极点。1959年12月,《南极条约》签订。中国1983年正式加入这个条约。条约规定:南极洲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洲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1985年2月,中国考察队在南极半岛尖端附近的乔治王岛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站。 (在南极圈以北,靠近阿根廷,600W处。)

1989年2月,中国又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在南极圈以内,750E处)

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在科学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他大洲的矿产和生物资源正在逐步减少,南极洲的资源及其开发将日益显示出极大的重要性。 有利于各有关学科的发展。如对南极古地理和地质学的研究,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 有力的证据。

南极洲是南半球各大洲的中间基地,弄清楚其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情况,具 有重要意义。

总结: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三地理复习知识点,小编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位教师能实实在在教课程,轻轻松松的学习;每一课都能陪伴同学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相关推荐

初一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中考地理知识点:人体密码与地理教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