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与文化

编辑:sx_haody

2014-01-23

摘要:精品学习网为考生整理了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历史,希望考生认真阅读,对学校多进行了解,最后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

“衡岳高兮云溟,洞庭阔兮波澄,毓秀钟灵”。从艺芳到田家炳,三度复校、七次易名、九十三载沧桑岁月,始终不变的是“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浩园精神——这是学校日益发展之魂。从曾宝荪女士创办艺芳女校到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捐资、市政府拨款建设新校,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穿越日照明灭的时空甬道,撒下一路欢歌,满园芳菲,走过了九十三年风雨征程。

遥想当年,在芙蓉国闹市中的一隅,一枝出墙红杏——艺芳女子中学,分外起眼。此后,岁易时移,风云变幻,学校几度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市三女中、长沙市十四中、长沙市新十四中、望麓园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而今校园旧貌换新颜,英才辈出,享誉三湘。

长沙市艺芳女校(1918年—1952年)中西并蓄三次复校。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对长沙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清代理学名儒曾国藩之曾孙女曾宝荪,学贯中西,1916年以优异成绩获伦敦大学理科学士,成为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第一个女子理科学士。后又学了一年师范科,并得到伦敦大学西田书院院长和各界人士的捐款资助,于1917年带着基金回国办学。1918年,在堂弟曾约农先生的支持下,租佃西园龙翰林家一栋旧式老房子创办学校。因其祖母号称“艺芳老人”,出于对祖母的纪念,定校名为“艺芳”。     1918年阴历6月5日,经省教育厅立案批准建校。初办动力大学预科,继办大学部及中学。中学采取六年一贯制,省教育厅特许艺芳的初中生不参加会考,直升高中就读。每年级一个班,以礼、乐、射、御、书、数依次命名。曾宝荪任校长兼英语和生物教员,曾约农任教务主任兼英、算及理化教师,英国巴路义女士教英语,著名国学大师及教育家李剑农、刘洪度、熊菊如,陈天倪、李肖聃、徐绍舟等来校任教。由艺芳出钱保送至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学习的左景馨、陈昭炳、徐绍英三同学,毕业后回母校服务。艺芳的校训是“忠、恕”。“忠”即忠于国家和人民,“恕”即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艺芳女校是一所既民主又严肃的学校。学校管理采取民主制,所有学生和教员都是学友会成员,学校大小事由学友会成员投票决议。学校所有帐目公开,任何学生都可以查帐。学校从不开除学生,不记过,不当堂训斥学生,有什么问题私下谈话解决。同时,学校校规甚严,从入学到升学,从自习到考试,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但学生看不到任何法规、守则之类的文告,因为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已经在学生脑海中习惯成自然的形成了自我约束机制。考试时,教师发下考卷,讲明题意后,一般不守在考场,到时班长或课代表收齐考卷交办公室,未有舞弊现象发生。艺芳要求学生讲文明,重礼貌,走路脚步要轻,说话声气要和,要注意卫生,爱护公物,外出搞集体活动时统一校服,给人以整洁、守纪的印象。学生所用教材不少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本或讲义。教师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课外指定的参考书也较多,例如:初中语文要求课外阅读《阅微堂笔记》、《曾文正公家书》等。全校学生都住校,只有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才能回家或外出。偶有学生患病,宝荪校长必亲自问诊,给药,并免费治疗,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师生间互尊互爱,同学间亲密无间。校园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全校师生都沐浴在爱和乐的和谐气氛中。学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每周一上午周会,曾校长主讲时事,对国内外形势进行精辟分析。学校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校外参观活动。台儿庄战役时,长沙来了不少前线下来的伤员,学校组织学生去慰问,并日夜为伤员赶制棉背心。学校经常组织一些有趣的文娱活动,如演话剧,开音乐会,高年级同学演英文剧,以及在草坪上举办不同形式的欢乐舞会。曾校长很注意学 生的口才训练,不定期举行全校性辩论会,并亲自参加引导,搞得生动活泼。曾辩论过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以及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1919年5月,学校迁入曾文正公祠正殿后的浩园(现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北校校址)。浩园内有小桥石径、亭台楼阁、绿水小山,奇花异卉,树木枝叶繁茂,空坪绿草如茵,回廊曲折,曲径通幽。校园风景之优美,在长沙城内最负盛名。 “五四”运动后,毛泽东同志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从事革命活动。1926年秋,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因艺芳与自修大学毗邻,省农协便借用艺芳开展农运工作,学校于1927年上半年暂停办 。不久发生了“马日事变”,大革命失败,学校成了国民党军队驻扎营地,校舍“听雨轩”被毁,其他财产也遭受重大损失。1928年复校,校董会考虑时局艰难,经费有限,决定将“艺芳 ”办成六年一贯制中学。1930年春,长沙战事频繁。5月中旬,桂系李宗仁部打进长沙。8月,王东原部入城,学校又被军队占据,校舍被打烂,财产被抢劫。这是艺芳第二次被毁,学校再度被迫停办。1931年,经多方奔走,军队撤出,学校再次复学。1932年至1937年,办学卓有成效。教学采用渐进式,第五年学完高中课程,第六年再加以深造,效果很好。这在当时,是在学制和教学上的一种创新。1935年全省举办第二届中学生毕业会考,全省不及格的有30余所,“艺芳”不但全部及格,而且半数成绩在80分以上。以后每届会考,均无不及格的学生。“艺芳”绝大部分毕业生都能考取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沙形势日趋紧张,日本飞机常来轰炸。1938年8月17日上午9时的轰炸中, 艺芳一共中了15枚炸弹,校舍被毁严重,幸而师生平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决定将学生寄读于迁往沅陵的福湘女子中学。以后长沙沦陷,校园被占,学校三度停办。日寇投降后,曾宝荪校长于1946年春来长沙重开学校。当时,学校房屋严重被毁,教学设备洗劫一空,复学困难重重。但在曾校长的努力及许多老校友的支持下,学校又于1946年秋正式开学了。这是艺芳第三次复校。 1948年9月12日,“艺芳”迎来了建校30周年大庆,出版了《艺芳三十周年纪念特刊》。艺芳培养学生重质不重量。曾校长曾经说过:“要以文凭做嫁妆的人不要到艺芳来”。自1918 年创办到1949年的32年中,艺芳女校总共招收初中26个班,高中19个班。由于师资力量雄厚,治校严谨有方,教学质量很高。考古界顶尖级学者、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宝荪校长堂妹曾昭燏;国际书画艺术家,著名女画家袁汉星;海军总政文工团著名演员张兮;全国人大代表,中南大学医学名教授黄琼瑶;长沙最早的女实业家唐冰如等等都毕业于艺芳。艺芳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19年长沙成立女学生联合会,艺芳唐冰瑜被推选为会长。“五四”运动后,艺芳学生相继成立了三个“爱国十人团”,宣传爱国,抵制日货,至日寇投降后才解散,是长沙市当时保持得最久的爱国团体之一。 1936年,汪懿曾代表艺芳参加“湖南长沙学生抗战救国后援会”。 1948年6月12日,长沙处于白色恐怖中,市学联会在艺芳召开。二十多名特务包围并冲入会场。艺芳代表、地下团员廖世英机警地将部分文件藏匿于山上的石头下。 1948年8月,艺芳女校参加了“迎解联”,组织了救护队,宣传队,在小吴门迎接解放军入城。

长沙市第十四中学(1952年—1989年)(长沙市第三女中,新十四中,望麓园中学) 艰苦创业,敢为人先。1949年8月4日,长沙和平解放,艺芳的历史展开了新的一页。 1952年10月,艺芳女中由省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立学校,学校改名为长沙市第三女子中学。 当时有高中一、二年级两个班,初中10个班,共12个班。 1953年,学校排练的舞蹈《荷花灯》受到社会各界赞誉,被评为市优秀节目。1956年2月,建立中共长沙市三女中支部,肖益南任书记。 1956年6月,根据中央教育部统一中等学校名称的规定,学校更名为长沙市第十四中学。这年,钟声骅被推选为优秀教师前往首都北京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1957年5月,周昭怡任校长。“文革”动乱中,周被加以“反动学术权威”罪名受到批判。她不仅是教育家,还是著名书法家,曾任湖南书法家协会主席。1983年当选为民进湖南省常委, 并是第一、二、三、四届省政协委员,第五届省政协常委。周昭怡校长很受同学尊敬、爱戴。 在她的管理下,学生都遵守纪律,认真学习。1989年周校长生病,学生主动轮流照顾她。她去世时,很多同学前去悼念。 1958年9月,罗理民任书记。罗书记大公无私,呕心沥血,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直至1973年1 0月病逝。 文化大革命中,校名几经变换。1969年1月10日,市革委会教卫组安排工厂接管学校时,认为十四中校址是毛主席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地,学校需搬迁,暂不安排工厂接管,但学校仍由长沙市毛巾厂派出工宣队进驻领导。继又由长沙市人民印刷厂派工宣队进驻学校,将校名改为新十四中。再后,湖南省邮电局工宣队进驻,又将校名改为望麓园中学,同时由女校改为男女合校。1970年,学校成立革委会。主任罗理民,副主任史楚筠,张定生,封玄武。1971年1月,市 二十八中(原私立文建中学)并入,校名仍定为长沙市第十四中学。文建中学校址建立了市教 委办公楼。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广大师生响应毛主席学工学农的号召,首先是在距春华镇4公里的秀才 湾建立学农基地,后在长沙县梅花乡征购土地380亩,建立梅花分校,作为教学和学农基地,师生轮流下乡学习和劳动。分校有打米厂、发电厂以及水田、桔园、茶园、猪场等设施。结合 生产开展了教学科研活动,如水稻激光育种,单倍体育种,水稻高产试验,花生培土壅蔸试验,蘑菇、灵芝栽培试验等。梅花分校是当时长沙市中学中办得最好的分校,接待过多批省内外师生和农村干部参观学习。1975年省教育厅在梅花分校召开的有全省各地、市、县负责教育工作的领导参加的“城市教学改革现场会”,充分肯定了梅花分校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道路取得的成绩。《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学校教学改革要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道路》 的文章,肯定并阐述了梅花分校“三结合”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1974年化学教师刘自英克服重重困难,以“三口水缸”起家,办起了“长沙市十四中添加剂厂 ”,为学生学工和科研提供了基地,为教职工谋取了福利。刘自英老师多次被评为省、市勤工俭学先进工作者,后调任长沙市校办企业公司任书记兼总经理。 1974年3月,何辅喈任党支部书记。1975年,恢复工会,主席史楚筠,副主席米重华。 1979年6月,何修诗任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1983年上期,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原领导班子退居二线。8月,杨道正任校长兼支部书记。1984年6月,杨道正调任市教委副主任(后为教委主 任),胡立任校长,刘自英任书记。1985年2月,张驱美任书记。这一时期,学校加强了师资培训工作,聚集了一批在长沙市教育界很有名望的中青年教师。有“三肖”之称的:语文肖时俊,数学肖江汉,政治肖法良。还有数学杨道正;物理胡立、江仁多;化学曹子远;生物鲍惠生;电教皮岭春等等在省会名气都很大。 1979年—1989年是学校重要发展时期。 电化教学是这一时期学校重要特色之一。1980年,电教老师皮岭春参加全国中学物理科电化教学交流会。他制作的“楞次定律投影演示器”获优秀器件奖。1982年,学校在全省中学物理实 验经验交流会上,送展的《白昼、多用、磁性光具盘》和八套电学投影演示器件获两个一等奖 。1987年“趣味磁现象”等投影教具获省一等奖。1980—1990年,自制教具856套、1594件,其中6套投影教具被编进卫星电视教材。《物理投影教具集锦》一、二集,在中央教育电视台 播出,获全国卫星电视成果奖。优秀电化教具,获全国、省级和市级奖的分别为三套、2套、1 0套;电教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的分别为3篇、13篇。学校先后9次被评为省、市实验电教先进单位。学校重视实验电教人员的地位,对他们在提薪,评优,评定职称方面都予以重视。电教组长皮岭春被评为高级教师,并先后获得市、省先进电教工作者,省优秀教师称号。德育工作在这一时期取得重大成果。1984年,学校与工程兵学院一道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活动。每年,初中学生“参军一日”,高中学生“一周军营生活”,学习解放军顽强刻苦,严明守纪的作风。学校也派出教师帮助部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讲授音乐、摄影 等知识。这一活动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的肯定,并在《解放军报》上发表文章予以推介。 1988年,学校被评为长沙市“军民共建”先进集体。同一年,高三毕业生彭凯、彭煜、赵宁三 位同学在火车上见到流氓团伙欺侮少女,他们见义勇为,匡扶正义与歹徒作殊死搏斗的英雄事迹受到省、市教委和团委的奖励,授予他们“先进青年”称号,并全部保送上大学。其事迹在 市、省、中央电视台都播映,受到社会广泛的赞誉。 学校建设在这一时期迈出大的步伐。1980年,学校将停办了的梅花农场卖给省物资学校,利用 所得款项和物资兴建了一栋四十八套间教工宿舍、一栋办公楼、一座食堂。1986年,学校建成 一座三千平方米的科学楼,共5层,内有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电教室、英文打字室、大小梯形教室、礼堂等。室内设备齐全,整体布局合理,为兄弟学校羡慕。1989年,学校建成二十四套间的教工宿舍。暑假,学校教学楼由三层加至四层,全校分散的教室都集中至教学楼,各处室的办公点迁至办公楼。教学质量在这一时期灿烂辉煌。1982年高考,全国录取率4%,该校录取率30%,清华、北大均有学生考取。1987年初中毕业会考,七门学科中有四科名列全市第一,三科名列第二。升学率为96.29%, 优秀率为41.01%。十四中成为长沙市初中教学的一面旗帜。每年招生时,学校被踏破门槛,热闹非凡。 体制改革是这一时期一大亮点。1988年6月,作为市教委系统首批实行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学校第一个在全省实行校长招聘、教师聘任、内部结构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在全省二十多名 应聘校长竞选中,胡立以大胆的改革精神,翔实的治校方案,赢得了评委和与会者的赞赏,被选为十四中校长。改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引入竞争机制,自上而下实行聘任制;(二)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学校内部结构工资制。通过改革,学校出现了“四多”、“三少”的可喜局面。“四多”即要求挑重担的多,争当班主任的多;自觉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搞好业务进修的人多;努力参加教育教学实验撰写科研论文的人多。“三少”即:工作讲价钱拈轻怕重的人少 ;论文凭、论资格、吃老本的人少;无所事事,拨弄是非的人少。由于改革成功,省市电视台、报刊杂志相继进行报道。全国各省市来校取经者络绎不绝。 这一时期获得的主要荣誉除前面介绍外,还有:1978年,1984年,鲍惠生两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981年,郭大川被评为省优秀大队辅导员;1984年,陈意华当选省优秀班主任;1987年,胡立当选第九届市人大代表;肖建成、邬南才当选为市政协委员;1989年,张驱美被授予市“ 三八”红旗手称号,彭代源获省优秀教师称号。1985年,学校被评为市教育先进集体,1989年校支部被评为长沙市先进党支部,学校被评为长沙市第十五次劳模大会先进集体。1989年9月 ,省教委批准长沙市十四中为全省六所实验中学的一所。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