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考 > 中考历史 > 中考历史模拟题

2016中考历史专项训练试题(附答案)

编辑:sx_jixia

2016-02-03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中考历史专项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4.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下边是张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土地改造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谣。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7.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考察时,回忆起曾填写的《念奴娇》词。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句子,深深表达了对下列哪位人物的崇敬之情

A.邓稼先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兰考县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号召全党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他被誉为( )

A.解放军好战士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铁人”

10.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1.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开展文化大革命

C.镇压反革命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3. 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实施了“一五”计划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14.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5.《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6.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交织

17.十年“文革”期间,党和人民与反革命斗争的事件有 ( )

①“一月风暴” ②“二月逆流” ③九一三事件 ④“四五”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8.下列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中取得的是 ( )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汽车制造厂

C、大庆油田 D、南京长江大桥

19.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陈毅

20.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 (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21.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大炼钢铁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